第111章 华督府
在这段时间里,堵胤锡的确没有闲下来,他深入走进革新军当中,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去观察他们的想法,可是却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个革新军官兵都渴望成为大同党的一员,甚至为此而不怕牺牲,这使得他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堵胤锡还从来没有见过,一支军队竟然不是因为金钱和欲望去厮杀,而是为了一个更加崇高的目标,那就是社会大同的美好理想。 这件事更是让堵胤锡下决心去了解大同党,而他更惊讶的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与过去的所谓党派不同,这个大同党里并没有多少书生,甚至有很多人都不太识字,而他们的来源更是无比复杂,有农民,有瓦匠,有木匠,有编草鞋的,还有拉琴的...... 在抛却了各种外在的束缚后,他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大同党。 堵胤锡瞬间明白了过来,他甚至为之泪流满面。 大同社会不是让人去追求圣贤留下的余光,而是让人人都能成为圣贤。 人人如龙! 堵胤锡对着李晟深深一礼,他抬起头时连发须都在微微颤抖着,声音更是有些哽咽,“将军实乃我从未见过的奇人、伟人,若蒙不弃,在下愿意为将军效劳。” 李晟感慨地扶起了堵胤锡,真诚道:“能够得到先生的辅佐,在下荣幸之至,只是有一点还需要说明,那就是这并非为了我个人效劳,而是为了天下人效劳。” “没错,在下堵胤锡,见过主公。” 当革新军得到了堵胤锡的真正认同后,他也很快将自己的真实身份说明了出来,而李晟也与之前并无半分态度上的变化,这使得堵胤锡更加感慨,由此彻底成为了李晟和大同党的死忠。 当然,对于李晟而言,这件事所代表的意义更是无比重大,因为有了堵胤锡的加入后,整个革新军体制都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严格来说,目前的革新军组织架构是有些松散的,分为党-政-军三处,其中大同党、郧阳政务司以及革新军之间虽有关系,但是关系却并不紧密,对于长期发展肯定是有问题的,因此李晟便准备趁着这一次攻下襄阳,在襄阳正式进行建政,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这一次正式建政,李晟特意召集了分散在各地的大同党代表以上级别、郧阳政务司各司以上级别以及革新军各标以上级别人员前来襄阳开会,而这一次会议总共参加者达到了五十五人,又被称之为‘五五会议’。 换一句说法,这五十五个人也代表着李晟集团的最核心人员。 为了确保这一次会议的正常进行,李晟专门安排在襄阳城东南角的仲宣楼上,举行一次为期三天的会议。 仲宣楼原本是襄阳古迹,曾经是为了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作的《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而得名,后来此楼在战火中焚毁,直到万历年间才重新修成。 接下来的三天会议中,李晟明确了襄阳建政的必要性,他也首次提出了一点,在原来军政分离的基础上,党政也需要进行分离,但是这并非是为了打击大同党的发展,而是需要更好的促进大同党的独立发展。 会议中,李晟明确了新的政务机构,将取消带有地域色彩的郧阳政务司,而全面代替为华夏革新都督府,简称为华督府,负责领导目前所占据的各府,并且革新军也将会纳入到华督府的管理范围。 华督府将会设置一名大都督,负责掌管华督府以及革新军一切军政大权。 在华督府之下则设置监察司、财政司、外交司、农业司、工业司、商务贸易司、水利司、交通司、治安司以及内政司,一共为十司。 在十司之外则继续设置了两院,其中枢密院依然延续先前在郧阳时期的建制,新设立的参议院则有些不同,将会选择优秀人才进入其中充当参议,并且还设置了左右总参议,负责协助大都督治理。 严格来说,参议院与内阁机制比较相似,总体而言都是为了给李晟这个大都督进行减少政务负担,凡是十司的所有政务都会先通过参议院审议,制定相关对策,并提交左右总参议复核,最终会呈递给李晟进行决断。 至于原先枢密院的运行机制则继续延续之前的惯例,平日里都会直接跟李晟进行沟通,但是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军政联合会议,来议定接下来的事务。 在组织机构搭建完成后,最重要的自然是这些位置上的人选了, 严格来说,华督府虽然下辖十司两院,但是人数上并不算多,这也是为了实现李晟精兵简政的原则。 华夏革新都督府大都督一职自然是李晟担任,这个位置别无他选,其次李晟也兼任枢密院总长、参议院总长。 枢密院将会在原来枢密院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下设作战司、军令司、参谋司、作训司、装备司、稽查司以及后勤司等七个司,左右副枢密使分别由张鼐和李信担任,下属各司司长、副司长将由李晟最终产生名单。 参议院部门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分为议政司、图文司、人事司以及印玺司组成。其中左右参议分别由顾言和宋献策担任。 堵胤锡才刚刚加入革新军,没有任何建言立功的情况下,不适宜骤然提升,目前只是挂了一个参议的名头,负责为李晟参谋筹划。 至于最后的大同党,则将在五天后进行第一届大同党执行委员会大会,这一次会议也将会最终确定大同党的宗旨以及定位。 经过这么以来,李晟通过都督府也实现了权力的集中,他的意志也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这对于整合目前所掌握的所有力量有很大的好处。 等到会议结束后,李晟也正式宣布以华督府的名义,将在两天后对襄王以及其他大明官员进行公审,公审地点就放在了襄阳南门,届时所有襄阳的老百姓都可以去观看。江湖烟雨秀的明末:重造大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