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明末:重造大顺天在线阅读 - 第240章 凤阳总督

第240章 凤阳总督

    孙传庭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率军重返潼关,而这一次的失利虽然也有很多偶然因素,可是本质上的原因却是明军自身实力的问题。

    在写给朝廷的奏折上,孙传庭十分坦诚的承认了自己的问题,并且也希望朝廷能够给与他更多的时间,让他能够练出一支真正的精锐,再同李自成交战,这样胜机才会比较大,倘若一味急战,恐怕只会迎来失败的结果。

    孙传庭也并非只是诉苦,当初他在担任陕西巡抚的那两年时间里,除了在军事方面具备非常强大的能力,在其他相关方面也展现出了极为出色的表现。

    当年杨嗣昌为了实行‘四正六隅’的全面围剿方略,为此打算完成增兵十二万,再加派饷银二百八十万两,但是孙传庭就表达了异议,他认为陕西百姓连年受到兵灾影响,民力早已疲惫不堪,很难再承担这个沉重的负担,但是他也并不反对增兵,而是打算整顿陕西的军屯。

    要知道,大明朝虽然名义上在陕西拥有大量的军屯土地,可实际上这些土地早已经被豪强霸占,现在根本就是一本空账,而孙传庭便雷厉风行的进行了整顿,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征兵九千多人,还获得了十四多万两饷银以及二万石米麦,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而且也没有给老百姓增添负担。

    因此,孙传庭便打算效仿当年在陕西那一段时间的经营,重新训练一支能打能战的军队出来,在写好了相关的奏折后,便派人送往了京城。

    等到送信的差役离开后,孙传庭重新坐回了只留着一盏孤灯的案前,脸上露出了几分凝重,他知道接下来李自成给他的准备时间,恐怕已经不多了.......

    .......

    左懋第围绕着宪法草案洋洋洒洒写下了一大篇,里面的文字几乎将它贬低到无可救药的地步,紧接着便带着沈廷扬前来面见李晟。

    等到李晟接过这份战斗檄文时,却并没有为之生气,反而觉得左懋第的一些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左先生的确是一个真正的大才啊。”

    李晟的语气淡淡的,却让左懋第以为李晟是在讥讽,便冷笑道:“如何?没有给你写赞歌?莫非就看不下去了?不过也无所谓,想杀便杀,我左某人早就做好死的准备了。”

    “哪里哪里。”

    李晟笑了笑,让人给左懋第和沈廷扬倒了一杯茶,郑重的说道:“先生的一些想法,对于在下而言大有裨益,或许能将这份草案完善得更好一些,是在下小看了二位,该给二位赔个不是,不过你们放心,我绝不会强留你们,更不会杀你,若是二位想要离开,我自会遣人送别。”

    听到这里,左懋第却犹自有些不敢相信,他望了一眼沈廷扬。

    沈廷扬却拱了拱手道:“只是我们使命尚未完成,如何离去?”

    李晟笑容不改,他轻声道:“你是说议和?不,已经没有议和了。”

    说完,李晟指着桌前的舆图道:“实际上,我的大军已经在东进的道路上了,这一次的目标将是南京。”

    南京,大明朝真正意义上的首都,也是大明朝的后路。若是没有了南京,那么大明朝岂不是连后路都断掉了?

    一想到这个可怕的场景,左懋第便下意识站起来,“不可,你这贼寇,占得一些城池便罢了,岂可窥伺南京神器?”

    听到这句贼寇,一旁的革新军士卒当即拔出了长剑,架在了左懋第的脖子上,显然只要李晟一声令下,便要了他的头颅。

    李晟摆了摆手,让护卫放下长剑,道:“贼寇也好,义军也罢,终究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不过我今日还真想问二位一句,你们忠于的到底是朱家,还是天下的百姓?”

    “荒谬,君父君父,若无君,何来父?若无大明皇帝陛下,有何来的大明王朝?”

    左懋第冷哼了一声,道:“至于所有的百姓,自然是应该忠于皇上。”

    李晟却摇了摇头,道:“可是这个皇帝,却偏偏不让子民活下去,天下恐怕没有一心致子女于死地的父母吧?我不妨告诉你,若是我做了皇帝,那么天下臣民绝非我子,我亦非天下臣民之父。”

    听到李晟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二人却陷入了一阵沉默,尤其是沈廷扬的脸上,露出了几分若有所思的神情。

    李晟笑了笑,他没有继续回答这个问题,道:“你们走吧,不过我相信将来恐怕还会有见你们的一天。”

    左懋第和沈廷扬对视了一眼,却不知该说什么,也只能齐齐叹了一口气,萧瑟的转身离去。

    随着左懋第和沈廷扬的离去,革新军对铜陵的进攻也正式开始,仅仅只是经过了两天的攻坚战,铜陵便宣告攻破。

    革新军的战鼓越擂越急,南京城内却陷入了一片凄风苦雨之中,不知道多少封折子已经飞向了京城,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想要守住南京,恐怕十分艰难。

    所谓守江必守淮,过去自北而下进攻南方,通常都会被两淮的水路网道缠住了脚步,可是一旦敌人是从西面发起的进攻,那么就只能坚守安庆和太平二地,一旦安庆、太平府丢失后,便再无大城可以阻拦,兵临城下就只剩下了时间问题。

    因此,当铜陵被攻克之后,明军唯一能够依仗的屏障便只剩下了太平府,而驻守在太平的则是凤阳总督高斗光。

    说起来,凤阳总督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只是因为凤阳府是朱元璋的家乡,因此凤阳又被称之为大明的中都,政治地位并不比两京低,因此当凤阳的皇陵被张献忠烧了之后,崇祯于十四年设立了凤阳总督这个临时职位,全名总督凤阳地方兼制河南、湖广军务。

    最初担任这个职位的是朱大典,只是朱大典因为贪腐案发遭遇给事中方士亮、御史郑昆贞等人的弹劾,被诏命革职候审。而凤阳总督这顶官帽也就落在了高斗光的头上。

    高斗光与为官经历丰富且有带兵经验的朱大典不同,他纯粹就是从言官一步步爬上来的,地方任职经历不多,至于带兵打仗的经验那更是没有。

    用这样的一个人守太平,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但问题是,就在高斗光守太平的时候,大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却来到了太平府。江湖烟雨秀的明末:重造大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