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在线阅读 - 第167章 徭役之害

第167章 徭役之害

    老乞丐又道:“大官人还有所不知。凤翔府的百姓不仅承担着把木材等物品运送去京城的徭役,还要负责把粮草、兵械等物运送到前线的兵营里。凤翔府本就因边境侵扰而民生调蔽,这衙前之役更是让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苏轼连着几天跟着老乞丐走遍了凤翔城内的各个角落,还去了城外查看农家的生活境况。

    越看他就越吃惊,越看越忧心。

    刚进了城门口,苏轼头重脚轻,差点摔倒,幸好老乞丐及时扶住:“大官人,我见你脸色不好,是否身体不适?”

    苏轼强撑着道:“多谢老翁这几日相陪。这些碎银子你且拿去买点吃的穿的。”

    老乞丐也不客气,收下道:“老身多谢大官人的善心。”

    苏轼道:“那我先走了。”

    等到苏轼走远,几个年轻的乞丐围住了老乞丐,恭恭敬敬奉上了一盆鸡屁股。

    其中一个年轻乞丐道:“请巨子享用!”

    那老乞丐扯掉了乱蓬蓬的假发,原来他是易了容的空空道人。

    他塞了一个鸡屁股在嘴里,不住点头:“算你们几个还有孝心,知道孝敬祖宗我。不过我现在已经不是你们的巨子,不可再这样称呼我!”

    年轻乞丐立即改口:“老祖宗虽不是巨子,但咱们还是得孝敬您!”

    “算你们机灵!方才那人你们可认熟了?”

    年轻乞丐道:“那是君上的亲哥哥,叫苏轼。君上离开凤翔府之前给我们留了命令,要好好照看苏大官人。”

    空空道人点头:“很好!你们可得把他照看好咯!”

    几个年轻乞丐躬身作揖:“小的谨记老祖宗的话!”

    “行啦!别拍我马屁啦!我得走了!”

    年轻乞丐问道:“老祖宗要去何处?”

    “自然是去见你们巨子,我的乖徒儿!”

    只一眨眼,老祖宗就不见了踪影,几个年轻乞丐又惊又奇,纷纷围拢交头接耳。

    “我爹说,他小时候见过老祖宗,老祖宗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另一个人道:“那有什么,我爷爷说他小时候还跟着爹拜见过老祖宗哩!”

    “我爷爷的爷爷也见过老祖宗呢!”

    众人错愕,老祖宗到底活了多少岁?

    可这个问题谁也不知道答案。

    另一边的苏轼回到家就冲妻子作了一个揖:“夫人,多谢你的开导。”

    王弗知道这几日夫君都在暗访凤翔府的民情,见他脸色苍白,忙道:“有话之后再说,我先扶你回去歇息。”

    在家休息了一日,翌日,苏轼就来到了宋知州的面前,把自己之前所见统统说了一遍。

    宋知州听了眉头紧蹙:“子瞻说得确是凤翔府百姓的现状。”

    苏轼道:“我是大人的下属,为何大人之前不曾透露一个字?”

    宋知州叹气:“子瞻,你一家风尘仆仆远道而来,我本打算等你习惯这边的生活再说。”

    苏轼道:“子瞻是朝廷命官,了解一方百姓生活是本等;且,我又是大人的下属,自该替您分忧。”

    望了望宋知州堆积如山的公文,苏轼自责:“都怪下官粗心,以后这些公文都由我整理后再呈送给大人罢!”

    宋知州听了欣慰:“到底是朝廷和官家看中的人才,以后就有劳子瞻你了。”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子瞻不辛苦。”

    查阅了衙门的文公之后,苏轼更加了解到凤翔当地百姓的艰难。

    他的脾性很像祖翁苏序,忧国忧民心底纯善,见不得别人的疾苦。

    苏轼心中郁结之时,最喜欢做的就是给弟弟写信。

    信中诉说着对弟弟的思念,也把衙前之役的危害和担忧统统透过信纸传达给了苏辙。

    苏辙见到信时,不免也跟着难受。

    哥哥是个感性的人,他真的很担心哥哥会陷入愁绪里走不出来。

    他急忙提笔写回信安抚,并且鼓励哥哥改变衙前之役的危害。

    当苏轼收到弟弟回信的时候,他正准备去渭河边。

    此时,他刚刚从宋知州手里讨到了负责押运的差事。

    收到信,苏轼从头到尾看了足足有三遍,信中的每一个字都记在了心里。

    弟弟的每一句话都是他坚强勇敢的源泉。

    把信放进衣襟贴近胸口,苏轼就仿佛觉得弟弟在身边一般。

    来到渭河,正是河水暴涨的时候。

    走水运去汴京,那么河水越大运送的货物也越多也快。

    只是河水暴涨对押送的百姓却有生命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物毁人亡。

    渭河边,被征召徭役的壮年与家人痛哭告别。

    女子和孩子的痛哭声此起彼伏,老人和儿子,女人和丈夫,孩子和父亲仿佛就是生离死别。

    衙役们不断用鞭子抽打,催促壮年上路。

    苏轼看见此景,立马呵斥:“住手!你们这是做甚!他们是大宋的百姓,不是牛马,岂能如此对待!”

    衙役回答:“大人,你有所不知。这批木材是上头催要的,若耽误了期限只怕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苏轼怒道:“官家仁厚,爱民如子。如果他知道要用人命去换这些货物,断断也是不会同意的!”

    听说苏轼是衙门里的大官人,百姓们纷纷跪倒在他面前:“求求大官人救救我们罢!求大官人开恩啊!”

    苏轼本就是心善之人,见了这等场面几欲落泪。

    他连忙让百姓们起来,可谁也不肯起身,把头都要磕破了。

    苏轼道:“今日押送暂缓,等我回禀了知州大人再做商议!”

    百姓们听了,像是捡回了一条命一般,千恩万谢。

    衙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不满,但谁也不敢上前劝说。

    最后众人把目光都落在了杨石头身上,毕竟他平日里和苏判官走得最近。

    没办法,杨石头凑到苏轼跟前,小声道:“老爷,这差事是凤翔的惯例,若贸然停止,只怕朝廷会追究我们延误之责。还有,老爷您不能对这些贱民太宽容,否则下一次朝廷有什么押运旨意,就驱使不动他们了。”

    苏轼听到杨石头口口声声称百姓为贱民,心中大为不悦。

    他本就是爽直的性子,直接当着官民的面大声道:“近日渭水暴涨,强行舟楫十分凶险。我苏轼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不能弃大家的性命于不顾。今日你们且都回家去,待我同知州商议之后再行定夺。”

    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