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在线阅读 - 第324章 制置三司条例司

第324章 制置三司条例司

    赵顼回头。

    又是快三年不见,他有许多话想说,可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头顶上,梅花开得正艳。

    赵顼伸手折了一小枝梅花,插在了苏辙的头上。

    宋人有簪花的传统。

    每逢节日皇帝也会赏百官鲜花,而能让皇帝亲自簪花的臣子,那便是无限的荣宠。

    “三郎,你回来了。”

    赵顼的声音柔和又克制。

    苏辙再次作揖:“多谢官家惦念。屋外天冷,官家不宜久待,保重龙体要紧。”

    赵顼微笑:“是啊!咱们进屋说去,可别冷着了!”

    进屋刚坐下,苏辙就从怀里掏出一个纸袋子,里面装着栗子和榛子。

    赵顼见了又惊又喜:“难怪我方才见你怀里鼓鼓囊囊的,原来装着这个!”

    苏辙微笑道:“上次同你逛街,见你最喜欢吃这两样,所以特意给你买了来。”

    赵顼心尖微微一颤,被人记在心上真好。

    拿起一颗栗子,还热乎乎的。

    如今天凉,宫外到宫内少不了一盏茶的的功夫。

    现下都是热乎乎的,那么之前一定很烫!

    不知三郎胸口有没有烫伤?

    赵顼很想看看,但他不能。

    见赵顼呆愣着,苏辙干脆帮他剥了好几个,盛在盘子里。

    赵顼低笑:“三郎定是把我当小孩子了。”

    苏辙一边剥一边说道:“还记得我们初见面时,官家不就是小孩子吗?”

    忽的,苏辙想起第一次的见面的情景有损皇帝的威严,于是立马致歉:“苏辙口无遮拦,望官家恕罪。”

    赵顼有些失落:“三郎,因为我是皇帝,所以你对我也客气起来了吗?”

    苏辙回答:“大宋是礼仪之邦,官家是君,苏辙是臣,君臣之仪不可废。”

    赵顼戏谑:“我大宋可没有臣子给皇帝剥栗子的,这要让御史台那帮老东西知道了,肯定又要批评我欺负臣子了。”

    苏辙道:“只要官家也给我剥几颗,他们自然没话说,只会说君臣和睦,是大宋之福。”

    赵顼忍俊不禁,当真给苏辙剥了几颗,放在苏辙的手里。

    苏辙也不客气,一股脑全部塞进嘴里。

    赵顼忙道:“你慢点,小心噎着。”

    一边说,赵顼还一边给苏辙倒茶。

    苏辙一口茶也不喝,道:“这有什么,小时候为了抢鸡腿,我能把一整只鸡腿塞嘴里。念书时,夫子嫌我不听讲,罚我站在学堂外边。我靠着墙照样能睡!”

    “夫子看见了,肯定又罚你!”赵顼笑道,“我猜就算罚了你,你下次肯定再犯!”

    苏辙道:“我小时候很顽皮,我娘和夫子都很头疼。”

    “不过你娘和夫子知道你现在的成就,一定很欣慰。”赵顼话锋一转,“三郎,我想让你去制置三司条例司,不知你愿不愿意?”

    赵顼要苏辙去的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我们不得不重头捋清楚。

    因为赵匡胤的皇位是从孤儿寡母手里抢来的,说什么黄袍加身是下属强推上位都是屁话。

    从头至尾不过都是早有预谋罢了。

    正因为他是武将夺权,所以赵宋一直防着武将。

    他们不仅防着武将,对宰相也很不放心,所以设置了许多副宰相和机构来分权,以到达集中皇权的目的。

    宋代的宰相可谓是权力最小的。

    宰相们不能管兵权,竟然连财权都管不了。

    财权掌握在户部司、盐铁司和度支司的手中。

    三司不归宰相管,直接向皇帝负责。

    王安石成为副宰相之后,立即设立了临时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其设置的目的就是“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

    说白了就是管钱,理财。

    王安石的目的就是要把财权紧紧捏在自己手里,方便变法的施行。

    当然,如果没有赵顼的信任,财权是不可能下放到宰相手中的。

    这也说明了赵顼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决心。

    所以制置三司条例司理所应当地成为变法的领导机构。

    而现在,赵顼让苏辙进入制置三司条例司,就是要让他进入王安石的变法队伍里去。

    苏辙听见这个任命很是吃惊。

    到达京城的这段时间里,苏辙设想了许多种可能,唯独没想到官家会对他有这样的安排。

    但是心中再困惑,但他面上依然平静。

    “官家,您也知道,苏家和王家过去有些不愉快,恐怕王相公不愿看到苏辙,而苏辙也怕辜负了官家您的期许。”

    苏辙说得很委婉,他真的不愿去制置三司条例司。

    王安石那人确实不好相处。

    再加上苏家和王家隔阂已深,几乎没有和好的可能。

    赵顼问道:“三郎是不愿见到王安石,还是不同意改革?”

    苏辙沉默了,两者兼而有之。

    但他对面坐的毕竟不是普通人,他做不到像面对沈括和公孙先生那样畅所欲言。

    赵顼叹了一口气:“三郎,你可知我大宋养了多少官员?我让吏部统计了一下,至少三万!可这三万里居然有一半是没事可干,更别说在里边滥竽充数之人。

    还有,上次南方发生水灾,那些个庸官赈灾不利,中饱私囊,激起民变。我让大臣们想法子,他们居然说仿照旧制,把流民编入军队,既解决他们吃饭问题,又防止他们造反。”

    赵顼笑了,笑得十分苦涩:“三郎,流民都是一群老弱病残,你可想而知,咱大宋的将士多么的不堪一击。难怪在几次和西夏、辽国的战争中都以失败告终。三郎,你说我大宋不改能行吗?”

    赵顼说的,苏辙全都知道,也很认同。

    大宋王朝面临史无前例的困境,不改则亡,改则乱。

    这个问题苏辙也很头疼。

    君臣二人沉默良久,苏辙开口道:“其实今日进宫,我也有事与官家讲。”

    赵顼盯着苏辙:“说来听听。”

    苏辙道:“嘉佑二年,我初到京师,与包公相见恨晚,结为兄弟。包公那时见城中流浪孤儿甚多,十分痛心。于是我出钱设立‘安乐堂’,专门收养孤儿,教养他们。

    如今我想把安乐堂开到更多的州县里去,帮助失去父母的孩子。官家日理万机,如果能为官家分去一点忧愁,苏辙便心满意足。”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