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仿成化青花釉里红笔筒
书迷正在阅读:绑定咸鱼系统的女主非要内卷、开局亿亿神豪:我花钱就能变强!、都市极品高手、绝世醒龙、四合院:小娥是我老婆、乡村休闲小邪医、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相亲绝美女总裁,竟是娃娃亲!、乡村小术士、重回99,回到女儿被拐前一天
此款笔筒并非我们常见到的那种圆柱形笔筒,而是为撇口、束腰式,这种形制出自明成化,但略有不同,成化胫部(接近底足的位置)微外撇,而此款笔筒的胫部外撇呈唇形。底足也不同。成化底足为平底,而此款笔筒底足呈台阶形状,俗称“二层台”。 这种底足是康熙早期出现的一种底足方式,但仅限用于大盘和琢器上。 琢器即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 不过很显然,此款笔筒乃是仿制的成化器型。 这款笔筒是典型的青花釉里红瓷器,通体以青花和釉里红为饰,但以青花为主,釉里红仅为零星点缀。 腹部绘以原宪甘贫图。缥缈山野间,一华服中年男子,身穿流云大袍,向一身穿百姓服饰的中年男子躬身作揖,身穿百姓服饰的中年男子面容谦逊,拱手回礼。一旁,一随从打扮的男子,手持折扇,向一稚童问话……m.zwWX.ORg 笔筒另一面,画面比较简单,绘以折枝山茶花、水仙纹。 从整体布局来看,整幅画面构图严谨,画意浓郁,大面积使用披麻皴技法,来表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以点染技法浅墨表流云,浓淡相宜,意境幽远;又以釉里红微点树梢,两朵红花藏于树下丛,给这副画面增添了些许活泼之意,尽显国画之文气斐然。 “画工不错,看似粗狂豪放,却很精致,浓淡相宜,明暗分明。典型的国画画风。单凭这份画工,不是民窑精品就是官!” 秦立都没上手,只一眼就看出了此款笔筒的不凡,典型的“一眼真”瓷器。 他挤开人群,蹲到摊位前,顺手就将此笔筒拿了起来。 近距离观看,细节各处尽显。 高19.5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13厘米,器型规整秀气,看起来很雅致,通体施白釉,胎质洁白,釉质青白,釉水滋润肥腴,釉面很均匀,青花发色淡雅青翠,略有晕散感,但丝毫不影响整体画面的精美。 只不过,胎体略显厚重了些,且底足处理的不是很细腻,呈不光滑现象,露胎处有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足墙两面斜削。 底部施釉,与器身同色。无款。 通过不施釉的底足,可以清晰看到,胎质不够细腻,略显粗糙,但还算紧密,胎体和釉质的结合也很紧致,从这里可以看出,烧制工艺还算可以,就是做工不够精细。 就这样的做工,就这样的胎质,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只一眼就会认为它是清代民窑仿成化作品。 秦立心中下意识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很快反应过来,青花发色有些对不上号。 清代民窑所使用的青花料是石子青,亦称“无名子”,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发色灰暗清淡,色沉不亮。 而此款笔筒的发色,淡雅青翠,有晕散感,是典型的浙料特征。 “另外,青花釉里红虽然清初民窑也能烧制,但釉里红发色暗淡无光,呈灰红之色,即使下重料也不过是多了几分黑意,看起来死气沉沉,且釉里红烧制代价太大,远不是民窑能承受的起的,导致罕有烧制,哪怕清中期技术有所发展,但呈色一直差强人意,一直到民国期间,民窑的釉里红发色才变的好转……” “而此款笔筒上的釉里红色,虽然树梢上的釉里红烧飞了,树下的右侧花朵也烧成了灰红,但左侧的这个釉里红花朵,红中带紫又带粉,不但呈色靓丽,且纹饰与青花一样清晰,并且做到了浓淡相间,这样的技术,绝非民窑能烧制出来的……” “因此,它只能是官窑!”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 我们通常见的青花瓷,是用蓝色的釉料在坯胎上进行作色,再高温下烧制而成,而现在我们所说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就是在传统的青花瓷制造者基础上,增加一道铜红釉料在瓷器上绘制纹饰的工序,再放到高温窑炉内烧制而成。 听起来简单,实则烧制起来极其困难。 主要是釉里红太过难以烧制。 釉里红瓷器始于元代,兴于明初,成熟于永宣,精于清初。除了元代、洪武时期、永宣时期、康乾盛世,其他时期的釉里红作品极为罕见。 因为釉里红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以铜为呈色剂,在1300度的高温里,允许的温度差只有10度,也就是连1%的差池都不允许。温度稍高就会失败,就会飞了,就是颜色没了。温度一低就呈黑色,也失败了,非常不好看。因此釉里红的成品率非常低,烧造成本极高,烧造价格集齐昂贵。 因为烧造成本太高,釉里红在历史中几度断烧,烧造工艺几近失传。 明代就是在成化之后,釉里红作品日渐消沉,直至再无生产。 直到康熙期间,因为康熙皇帝的重视,拨巨款研究釉里红烧制技术,这才复烧成功。 可想而知,连官窑举全国之力都烧造的如此困难,更何况民窑了。 因此,釉里红瓷器一直有“瓷器之贵族”声誉,价值极高,丝毫不比青花瓷便宜,极为珍贵! 而带有釉里红的青花瓷器,更是贵上加贵! 眼前的这个笔筒就是此类,要不是画面中的釉里红实在太少,它的价值最少能提高五成! 只不过轮到断代时,秦立心里犯了嘀咕,并未能直接断出年份。 因为此款笔筒的做工在官窑中相对较差,能做到这种成色的,可以说所有清代各朝官窑均可以做到。 “青花釉里红瓷器一直是清代官窑主要瓷器类别之一,一直到宣统年间都有烧造……” 秦立心中默默分析:“从青花料上分析,使用浙料的清代官窑是在光绪之前。虽然各朝青花发色有所不同,但相差不大,官窑青花均可以做到此款笔筒的发色……” “从胎质上分析,虽然清廷自乾隆之后,瓷器做工越发差劲,但官窑作品一直保持着不错的水准,以这个笔筒所呈现出来的胎质粗糙的特点,以及底足不够精细的做工,基本都能造的出来……” “从底足样式上来分析,典型的二层台底足,虽然这种底足样式主要是在康熙早期多见,但其他各朝也不是没有。另外,官仿成化瓷器是所有清代皇帝都喜好做的事情,因此,从样式上来分析,根本无法得出结果……” “不过,倒是可以排除清晚期。” 秦立心道:“清晚期的釉质已经从青白向纯白转变,跟此款笔筒的青白不相符。也就是说,符合且能做出这个笔筒特点的,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 “那么,这个笔筒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呢?”孙大人的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