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扬明在线阅读 - 第1154章 噩耗

第1154章 噩耗

    六月二十三,京师,大雨滂沱。

    天色才刚刚大亮,京师之中的各个衙门便是开始点卯,尤其是兵部衙门和户部衙门更是人满为患,往来的文员步履匆匆,脸上满是慌乱之色。

    待到沉闷的钟声响起,天色完全大亮的时候,这些等候多时的文员们便是不约而同的朝着大明文渊阁而去。

    文渊阁位于位于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坐北面南,分为上下两层,乃是大明阁老办公地点所在,除了天子寝宫所在的乾清宫之外,此地便是大明中枢最高的权利所在了。

    ...

    ...

    因为内阁首辅周嘉谟和次辅朱国桢先后乞骸骨,加之天子忧心辽东战事,迟迟没有增添阁臣的缘故,一度象征着大明最高权力中枢的"内阁"竟是罕见的出现了权利的真空。

    经由朱由校允准,六部尚书获得于阁中当值的殊荣,暂行"批红"之权。

    此时文渊阁中的正厅之内,紧闭的窗柩被轻轻推开些许,令得清凉的空气可以进入厅中,早已醒来多时的宦官们小心翼翼的为正襟危坐的几名尚书送上几杯香茗,而后又小心翼翼的退下。

    无视了桌案上散发着香气的热茶,几名锦衣玉袍的尚书大人分列两端,紧锁着眉头,气氛竟是有些冷凝。

    "多事之秋.."微不可察的轻叹了一口气,身为帝师的兵部尚书孙承宗一脸愁容的望向身旁的几位同僚:"大同已是告急多日,诸位有何妙计?"

    前些天的时候,京师已是收到了来自大同的八百里加急,知晓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倾巢而出,兵临大同城下的消息。

    本以为大同城高池深,又有晋王朱求桂,锦衣卫指挥使赵吏等人坐镇,足以护得大同周全才是,却没想到今日突然收到奏报,这些蒙古鞑子竟然一反常态,舍弃了高不可攀的大同城,转而将矛头对准了方圆百里的村寨。

    大同总兵麻承恩不忍百姓惨叫屠戮,愤而领兵出城野战,但却被林丹巴图尔率领的精锐铁骑轻易击溃,官兵死伤惨重,仅有少许残兵败将护着麻承恩退守大同。

    自此以后,蒙古鞑子再无顾忌,接连肆虐周边,大同城外已是沦为一片人间炼狱。

    "蒙古大汗狼子野心,屠戮我大明儿郎,当以重兵压境,护我百姓周全。"闻言,一向沉默寡言的刑部尚书乔允升便是拍案而起,脸上满是惊怒之色。

    纵然知晓蒙古人从来都是蛇鼠一窝,但他也没有料到本是互为"同盟"的察哈尔部会如此快便撕破脸皮,并且对大同刀兵相向。

    偏偏此时官兵主力还驻扎在辽东半岛,实行"改土归流"以及战后重建等国政,短时间内难以回返。

    "不若即刻上书天子,令蓟镇和山东卫所官兵驰援大同?"

    狠狠的发泄了一番心中的怨气之后,刑部尚书乔允升的脸上便是泛起些许殷切,冲着一旁的兵部尚书孙承宗问道。

    "不可,蓟镇总兵卢象升尚未领兵回返,蓟镇本就空虚,余下官兵决计不可轻动。"

    "至于山东卫所兵怕是也有心无力,还需监管登莱军镇。"

    刑部尚书乔允升的话音刚落,一旁的兵部右侍郎阎鸣泰便是猛然起身,毫不示弱的说道,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官职稍低,便是落了气势。

    闻言,乔允升的气势本是一滞,他虽不通军事,但清楚阎鸣泰所言非虚,不由得恨恨的拍了拍桌子:"林丹巴图尔竖子小儿,若是我大明主力回返,岂容他嚣张。"

    "难道我等要作势大同百姓惨叫杀戮,却是无动于衷不成?"

    见得二人争论不下,一向好脾气的工部尚书徐光启也是骤然起身,胸口不住的起伏,很是气急。

    与其在这里做无畏的口舌之争,倒不如尽快拿个章程出来,待会进宫面圣的时候也不至于哑口无言。m.zwWX.ORg

    "征调山西的官兵可否?那杨肇基坐镇宣府多年,难道是吃干饭的?"

    兴许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闹得不胜其烦,刑部尚书乔允升又是将矛头对准了宣大总督杨肇基。

    在他看来,天子力排众议,打破了两百余年"以文治武"的祖制,将宣大总督这等显贵的位置交由了行伍出身的杨肇基,其便要对眼下大同的局面承担全部的责任。

    如若不是知晓其乃天子一手提拔,加之战功彪悍,他都怀疑杨肇基有拥兵自重,或有通敌之嫌了。

    不然为何他前脚刚从大同走,蒙古鞑子便是找了上来。

    "不妥.."

    "据晋王和大同总兵麻承恩所奏,林丹巴图尔这次是倾巢而出,拥兵数万,若是强令杨肇基自宣府而出,一旦遭遇鞑子主力,怕是胜负难料。"

    "若是胜了,自然万事大吉。"

    "若是摆了..."

    闻听乔允升的话语,一直默不作声的兵部尚书孙承宗缓缓摇了摇头,他虽然没有将话说完,但言外之意却是人尽皆知。

    依着眼下的情况来看,蒙古鞑子不过是在城外肆虐,奈何不了大同和宣府这两座城池。

    可倘若官兵在正面战场战败,犹如空城的宣府拿什么抵抗如狼似虎的蒙古鞑子,若是宣府一破,京师便是危在旦夕。

    昔日的"庚戌之变"还历历在目,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坦白来说,造成大同如此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天子着急平定女真,将绝大部分兵力都是集中在辽东战场,忽视了蒙古鞑子对边镇造成的威胁,这才导致了眼下大同的局面。

    但身为臣子,焉敢妄议君上,遑论他们几人当时也是没有提出半点反对意见。

    一时间,偌大的文渊阁正厅中只能听见窗外的滂沱大雨声以及几位蟒袍玉带的大臣粗重的呼吸声。

    "诸位大人,陛下召乾清宫奏对。"

    不多时,紧闭的文渊阁大门被缓缓推开,浑身上下已然湿透的御马监提督曹化淳领着几名小太监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当中。

    轰!

    忽然,一道惊雷骤然响起,窗外的大雨也是愈发猛烈,一闪而过的闪电也是将几位大臣的脸色映衬的隐晦不明。

    雨,愈发的大了。柯久的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