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在线阅读 - 第63章 示恩和画饼

第63章 示恩和画饼

    傅斯年一看曾布的表情,赶紧说:

    “我这可要先恭喜曾相公了!不过我还要提醒你,千万别想着做独相,尽量跟小苏学士好好相处。”

    “官家那里也是有考量的,如果曾相公再将小苏学士挤走,恐怕会引起官家的不快。”

    苏辙说到底,还不能称之为政治动物,而是个彻底的文化人,对勾心斗角这些事很不擅长。

    曾布点点头:“我明白,你其实就是推上去一位泥塑的菩萨、木雕的道君,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掩护。”

    达成协议,傅斯年离开时,曾布亲自送到门口,心里已经将他视为重要的政治伙伴。

    封建王朝比较忌讳内、外臣走得太近,而傅斯年却刚好不在此列。

    说他是外臣,皇帝对他信任无比,整日带他在身边。

    但说他是内臣,他又不是太监,只是一位武官,御史们弹劾也没法用他的身份做文章。

    交好傅斯年,既能得到认识内臣的方便实惠,又不会落得沾了一身骚,何乐不为?

    ……

    另一边,赵佶在与向太后沟通后,也得到了她对人事任命的首肯。wap.

    向太后听说让苏辙担任副相,心里是非常满意的。

    她自己本身就倾向于守旧派,而苏辙当年是跟司马光混的,向太后当然觉得他顺眼。

    满意地对赵佶夸赞道:“官家即位以来,治国的方略也好、用人的手段也罢,深得明君的真谛,老身真是庆幸没选错人!”

    “特别是你还有耐心,懂得‘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这办事的手法呀,我看比你皇兄还老练,竟有些像神宗陛下……”

    说罢眼神飘向远方,看来是想念故去的丈夫了。

    赵佶是真拿向太后当母亲的,好言安慰,陪着她说了许多话。

    ……

    次日早朝,大臣们不时瞄一眼曾布,都知道他必定会被扶正了。

    果然,不久就由内侍宣读旨意,着曾布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这个结果是大家都预料到的,毕竟曾布的资历、名声全都够格。

    但下一条任命却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官家居然令外放多年的苏辙,担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谁也没想到,副相的职位居然花落小苏学士!

    有几个人本来觉得自己有希望,却没想到赵佶发了一记神经刀,找了这么个吉祥物来。

    稍稍思量,大多数人都明白了提拔苏辙的用意。

    而赵佶也适时解释道:“我赵家自得天下后,别的事不敢夸口,在对待士大夫的地位上,却敢说一句——无出其右!”

    “诸位都是从万千读书种子中选出的佼佼者,不论是王介甫的新政,还是司马君实的元祐改制,都不是出于私心。”

    “即便前日章惇获罪,诸位也都看到朕是如何对他的,去职而不加罪。所以众人尽可放心,本朝绝不会因为立场问题,而大兴排挤。”

    “由苏辙出任副相,我想大家都明白朕的意思,不论过去支持哪一派,到了本朝都重新来过!”

    一番解释,让朝堂上的众人都很有安全感,觉得赵佶这位皇帝,确实胸怀宽广。

    很快,第三道旨意更加坐实了这个想法:

    重新核定当初因元祐改制而获罪的人员!

    头一个便提出,恢复苏轼的一应待遇,调回汴梁听任。

    而且还着重说了,考虑到大苏学士年事已高,由朝廷派人将他接回。

    这一系列旨意,让满朝文武心里暖暖的,深深认同了赵佶的话:在大宋做官其实挺幸福的!

    工资高不说,人身安全得到了空前保障。

    他们还不知道后世有个明朝,要是知道那时候官员的待遇与下场,宋朝的官员更要感叹生逢其时。

    趁热打铁,赵佶又宣布,明年的年号又改了,不叫“建中靖国”了,而改为“崇宁”。

    这个年号一出,众人心中再次打鼓:这怎么还要变法?

    崇宁这个年号,很明显跟“熙宁”有关,正是王安石开始变法的年份。

    一时间议论纷纷,赵佶赶紧伸手示意:

    “诸臣不必诧异,并非是朕要变法。之所以去了建中靖国的年号,只是不想天下人觉得咱大宋朝堂不和睦,我们实际是其乐融融嘛!”

    “熙宁年间的事,如今也说不清到底哪方是对的。但不可否认,新法中的一些内容,确实令大宋国力与日俱增,库府里的存银可以作证!”

    “有人曾对朕说,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捉到耗子的就是好猫!朕不禁是什么法,只要对大宋有益,对百姓有益,诸位尽管施为!”

    底下的众臣听了这番话,瞬间涌起了豪情万丈,一个个昂首挺胸,颇有跃跃欲试的样子。

    这位官家别看年轻,可是颇有明君之姿啊!

    在本朝,自己没准能大展宏图,实现个人抱负看来是有希望的!

    今天的朝会非常成功,既将旧事翻篇,又给满朝文武画了饼,赵佶虽然玩心重,但其实还是很有天赋的。

    历史上对赵佶的评价其实多有偏颇,都认为他彻底就是个败家子加糊涂虫。

    可研究过历史后却能发现,赵佶对朝堂的掌控力,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大臣们再腹诽,关键时刻也都认他!

    同样是当太上皇,同样是被敌人撵出了京城,看看唐玄宗就知道了。

    前期的唐明皇也是有道明君,可安史之乱时,一离开长安就被架空了,太子还在军营里擅自继位,他那太上皇都是被迫当的!

    而赵佶则不同,让位给宋钦宗之后,跑到南方后,立即有一群人追着他过去,第二朝廷说起就起。

    而且还不是虚的,真是要钱有钱,要兵有兵!

    ……

    大臣们红光满面地离开,但只有赵佶自己清楚,今日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以后轻松做铺垫。

    找来傅斯年说道:“年哥儿,既然你惦记着大苏学士,索性就由你去将他接回来吧!当然,顺便也帮我办点小事。”

    “我自幼喜好奇花异石,你沿途替我监察各地的矿产,顺路弄些稀罕的玩意儿带回来!”

    傅斯年脑子里立即浮现出几个字——花石纲!王北刁的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