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大明帝师:我在皇城支教那些年在线阅读 - 第31章 朱高炽:我先问问再说

第31章 朱高炽:我先问问再说

    不管是学生还是村长,他们似乎都对大明朝的历史非常感兴趣。

    其实苏修远想了想,这也无可厚非。

    毕竟他们生活在如此一个封闭的乡村里面,还以为这是大明朝,所以自然对他们的时代比较感兴趣了。

    “其实洪武皇帝朱元璋废除宰相,虽然在历史上来说,争议还是很大,但是大多都偏向于废除丞相还是弊大于利。”

    “废除丞相自然有利于皇帝独揽大权,也可以有效杜绝朋党之争,利于国家巩固稳定。防止丞相行不轨之事,维护中央权力的恒定,也维持了大明王朝的稳定。”

    “但是其弊端也更为的明显。”

    “这就造成了君主专制一步一步达到顶峰,导致君主独裁,无法合理决策,这也使得文官们对皇帝没有一个有效的制衡。”

    “在朱元璋这种拥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统治之下,废除宰相自然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并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朱元璋这种出色的政务处理能力和充沛的精力,来应对这繁杂的政务。”

    “所以朱元璋的子孙们,就开始寻求偷懒了。”

    偷懒?

    朱高炽的心里顿时就咯噔一声。

    “自明成祖朱棣开始恢复了洪武时期,朱元璋曾经设立了的内阁。”

    “这个内阁与朱元璋时期的大不相同,其中的内阁大学士如解缙,黄淮,杨士奇等人都拥有了处理部分政务的能力。”苏修远道。

    朱高炽忍不住插嘴问道:“先生这几个人不都是有才学之臣吗?他们担任了内阁大臣,难道还会对国家有害吗?”

    苏修远摇了摇头,“他们确实是有才干的人在永乐盛世中也发挥了自己重要的贡献。”

    “但是他们和朱棣开启了一个先河,那就是内阁不断吞噬着权力。”

    “明朝的内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机构,从本质来说,他们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班子,甚至于他们会被归结在翰林院之下。”

    “但是内阁始终没有法定的地位,这就使得内阁的权力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如果碰到皇帝英年早逝而继位的楚军,年纪又很小时,那么国家大政自然就会委托给内阁大学士。”

    “这个时候内阁的权力就会不断的进行膨胀。”

    朱高炽心里陡然一惊:想不到自己父亲创立的内阁,竟有如此大的祸患。

    “在明神宗时期的内阁首府张居正权倾天下,掌控六部以及地方各省,镇守在边疆的几个总兵官也都是他的亲信。”

    “他不是宰相,但是他的权力与宰相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高炽顿时慌了,“先生那如此奸佞,岂不是会颠覆了我大明朝的政权?”

    但苏修远摇摇头,“所幸这张居正是旷世奇才,被称为救时宰相,虽然他独揽大权,但是他厉行改革做了许多有利于大明王朝的事情,为大明王朝续命六十年。”

    这个张居正还是有点东西的,朱高炽松了一口气。

    “但是张居正因为与皇权有了冲突,下场也是极为的凄惨,百官都以张居正窃主上之威福来弹劾他。”苏修远继续道。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朱高炽就想到了宋代变法的王安石。

    “如果说张居正是顺理成章的名正言顺的宰相,那自然不会遭受如此多的攻击。”苏修远长长的叹息,叹息里面是对张居正遭遇的无尽惋惜。

    朱高炽也心有戚戚焉。

    “那按照先生所说,内阁岂不是一大祸患?”

    在灯火摇曳中,苏修远的神情显得无比的郑重。

    “内阁并不是大明朝的毒瘤,而明朝皇帝所设立的司礼监,才是为了与内阁制衡而产生的最大的祸害。”

    “司礼监?”这个名字朱高炽并不陌生。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素有“第一署”之称。

    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

    朱高炽有些不明白,一个掌管礼仪的司礼监如何能成为祸患。

    “宣德时期,直接影响司礼监地位和权力变化的关键事件,就是是宣德皇帝命令内阁大学士们进行条旨和批红。永乐洪熙年间,内阁大学士只有部分处理政务的权力,但等到了宣德皇帝,他令内阁大学士杨士奇等人参与批阅朝中章奏。”

    听到前面,朱高炽还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官员所进奏疏让内阁大学士把批阅建议写下来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最后由皇帝亲自御批,称之为票拟。拥有票拟权实际上是内阁权力的膨胀,但是深谙平衡之道的皇帝,自然不能允许内阁权力的膨胀,一定要选出办法来找一个机构与其抗衡。”

    这一点朱高炽也是无比赞同,皇帝追求的不就是朝堂的平衡吗?

    朝中拧成一股绳,那么他们就自然会对抗皇帝,最好他们就是一盘散沙,这样方便皇帝控制每一个官员。

    “批阅全国奏章本来就是皇帝处理国政的主要任务。但是宣德皇帝命令内阁负责条旨,而批阅大量的奏章是一人难以办到的,起码他的精力是比不得明太祖和明成祖的。”苏修远继续道。

    朱高炽起身,寻了水壶和水杯,给苏修远倒上了水。

    让堂堂太子端茶倒水的,除了皇帝和皇后,恐怕就只有苏修远有这个待遇了吧。

    苏修远接过水,微微颔首,就把水一饮而尽。

    “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的奏疏由其他阁臣或者宦官代为批红,批红是皇帝对明朝内阁大学士所提出的意见用朱笔所做的批示。由于内阁主要掌握的是票拟权,在那个时候也拥有批红权,那就与独立处理国家朝政没有什么两样了,而皇帝自然是不可能放心将国家政务完全交给这些人。”天禁杀的大明帝师:我在皇城支教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