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产业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产业

    大明想要摆脱现有的困境,特别是崇祯朝时期的大明,除了围绕稳定大势,而展开的一系列谋划,就必须不断提升生产力。

    有了生产力提升,才能推动改变。

    有了改变的迹象,才能扩大开海。

    有了开海的增持,才能带动海贸。

    有了海贸的加持,才能盘活经济……

    这就像是在一座危楼之中,搭建一套全新的钢结构,叫支撑点变得牢靠,同时增强承载力,并在逐步搭建的过程,去掉那些旧梁柱。

    或许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过程会比较缓慢,但是摸清楚情况以后,干事的人手增多,那速度和效率就会加快。

    “皇爷,从您摆驾西山回宫,这脸上笑容就没有消减过。”王承恩手捧茶盏,走到崇祯皇帝跟前,笑着说道。

    “奴婢很久没见过您这般高兴,虽说奴婢不清楚燧发火铳,究竟是何等的厉害,但奴婢相信,等这批火铳分发下去,定能叫那些叛乱被镇压下来。”

    “哪儿有那么容易啊。”

    崇祯皇帝接过茶盏,微笑着说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毕卿他们所造的燧发火铳,和朕预想的后膛燧发枪,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不过嘛。

    有了这个开始,才能见到新的希望,毕竟这代表着武备院,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初代燧发火铳,所量产的那一批次,能列装到勇卫营、东江军等部,能有限的提升一些战力。”

    叫崇祯皇帝心里觉得高兴的,是自己这条路走对了,让大明本土派的人才,和欧罗巴各国的传教士,聚拢在一起相互碰撞,相互探讨,可以叫大明在诸多的领域,都能取得相应的进展和收获。

    “皇爷,虽说武备院的进展不错,不过耗费的银子亦不少。”

    王承恩想了想,作揖道:“奴婢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叫皇爷知道,依着内帑现有的创收,若是武备院的份额,不再递增的话,那内帑还能累年调拨。

    可若是份额继续递增,恐内帑调拨不了几年,就亏空严重了,毕竟在其他事宜上,皇爷所下旨……”

    说着,说着,王承恩不敢讲下去了。

    作为崇祯皇帝倚重的心腹太监,王承恩就是大内第一管家,手里掌握的权柄极重,许多事情都需他来操办。

    司礼监这边。

    大内行厂这边。

    崇祯皇帝构建的内帑经济体,诸多繁杂的事宜,都是王承恩实际管辖和操办,帮着分担不少压力。

    王承恩除了忠心耿耿之外,还恪守规矩,知进退,晓是非,这些都是崇祯皇帝留意观察后,才逐步给予这等权柄的根本。

    整个内廷的太监班底,包括庞大的宦官群体,能赢得崇祯皇帝的信任很少。

    王承恩算一个。

    方正化算一个。

    至于其他的太监或宦官,包括曹化淳在内,那种信任都是有限度的,毕竟知晓他们德性怎样。

    一旦沾染了权力,尝到其中滋味,人都是会改变的,这是本性,崇祯皇帝可不愿培养出真的权阉。

    “你说的这些,朕也都想到了。”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放下茶盏,说道:“王伴伴不必紧张,这是你的职责所在,该向朕进谏,就要及时进谏。

    当前武备院这边,进展取得了一些突破,那西山筹建的军工产业,也将会迎来一次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对铁料、木料、煤炭等物的需求,也会有着相应的增幅,所以朕想着叫内厂这边,逐步将现有冶炼技术,以售卖、合营的方式对外开放。

    以后朝廷的有司衙署,会逐步取缔直接生产,而是以下订单的方式,向朕筹建的军工产业,购进批量生产的火器火炮等。

    围绕这些军工产业,逐步增扩相应的附属产业,等到形成规模后,那相应赋税征收,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想要提升生产力的核心,就是不断增扩上下游产业,这对小农经济下的大明,还是极其新颖的存在。

    崇祯皇帝可以不懂研制,可以不懂生产,但是相应产业搭建的逻辑,必须要清楚,好在这些对他来讲并不难。

    武备院也好。

    内厂也罢。

    其实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就像是孵化小鸡的场所,这些小鸡,就是一个个产业,将成熟的研制成果,将成熟的生产体系,有效利用商业的模式,逐步在大明落地生根,成长为一课棵参天大树。

    当然像那些限制性的产业,军工、核心冶炼等等,都要牢牢掌握在朝廷手里,崇祯皇帝可不想在大明培养出一批财阀。

    “皇爷,要是那样的话,对这些商贾的忠诚,就无法保证。”

    王承恩想了想,皱眉道:“毕竟商人多喜逐利,倘若他们所提供的东西,多是以次充好的存在,那西山所产的火器火炮,岂不是就存在着隐患?

    如果……”

    “王伴伴,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崇祯皇帝笑着摆手道:“西山那边,会设立相应衙署,负责抽检事宜,一旦发现有以次充好,就全部退回,且要扣罚银子。

    想叫内帑减轻负担,西山筹建的军工产业,就要有赚银子的能力,并帮助国朝培养一批产业,这样才能在后续征收赋税。

    以后不仅是西山这边,像军工、造船等诸多产业,都会逐步扩大规模,所以你们内厂这边,要多多培养出相应的人才。”

    “喏!”

    王承恩当即应道。

    尽管他心里不是很明白,这培养一些产业,如何能叫国朝增收赋税,又如何减轻内帑压力,但自家皇爷所讲,他都会毫无保留的贯彻。

    “等过些时日,朕拟定一份章程,你就结合内厂现有发展,逐步落实这些。”

    崇祯皇帝想了想,伸手说道:“内厂自身的发展,特别是皇庄这边,该筹建的诸厂,要继续落实下来。

    包括便民铺的增扩,也要积极筛选可靠之辈,尽快在北直隶的各府县,都开设起来才行。”

    “喏!”

    王承恩再度应道。

    发展附属产业归发展,内帑经济体还要构建,以后等时机成熟了,崇祯皇帝要以此谋改成国营产业,以增强大明的底蕴。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