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大秦风歌在线阅读 - 第139章 诸侯再次突重围

第139章 诸侯再次突重围

    洛阳城南门。

    当各路诸侯闻讯赶到现场的时候,这里已经乱作一团。

    越来越多的士卒聚集在此,他们纷纷都要求打开城门、运回同伴的尸体安葬。

    陈胜怕其中有诈,因为昨晚的突围行动暴露,他已经开始怀疑城里有人勾结秦军。

    一旦打开城门,要是士卒的目标不是尸体,而是守死住城门,引秦军进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士卒们打着安葬死士的旗号,但他们的真实目的,陈胜岂会不知?

    换成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不打开城门的话,五国的士卒也会因饥饿暴动,最终引起内战,结局也是一样的。

    陈胜现在的处境,可谓是骑虎难下。

    幕僚蔡赐向陈胜提出谏言:“大王,欲解当下危局并不难。”

    “快快讲来。”

    蔡赐接着道:“大王可先安抚麾下士卒,再向城外秦军传信,言明我军并不想突围,只想取回阵亡将士尸首。看秦军回信作何答复,大王届时再做决定。”

    “甚好。”

    当即陈胜就命蔡赐写下一封书信,再命张贺登上城楼,亲自把书信射向城外。

    洛阳城外的秦营里。

    嬴瑞和两位将军正在商讨军务。

    “启禀将军,洛阳来信。”

    “念。”

    “虽与秦不两立,然死者为尊,不令英卒暴尸于外。遂开城门亦非妄动,乃收殓我军将士,人终之大事,望请将军高抬贵手。”

    王贲听后冷笑一声:“哼!贼相食肉亦求义也。”

    嬴瑞道:“以孤之见,可准其收殓尸身。但为防叛军借此突围,应命弓弩全体戒备。”

    章邯颔首道:“殿下所言在理。”

    “传令,给叛军回信。”

    不一会儿,一个手持强弩的骑兵。

    策马来到城门前,抬手就把一支夹带书信的箭矢,射在城楼的柱子上。

    紧接着,秦军的阵营里人头攒动。

    大量弓弩手汇聚在南城门,再一次把所有远程武器对准了吊桥。

    昨晚已经领教过秦弩的威力,为了表示诚意,甚至不敢让人拿盾牌出城。

    老老实实打开城门,然后派出一支扛尸队,去把吊桥上的尸体运回来。

    城门打开的瞬间,陈馀立刻把武臣的尸体护住,待扛尸队全部出城之后,再把武臣胸口前的巨箭拔下来,最后放到一辆独轮车上运回城里。

    经过洛阳大街的时候,陈馀见士卒看向武臣尸体的目光,像极了饿狼看见鲜肉。

    他赶紧命令亲卫,把刀剑拔出来。

    以防武臣的尸体,被即将发疯的士卒抢去。

    反正陈馀是真的想安葬武臣,至于他人的尸体被谁吃,那不关我的事。

    今天发生的收殓纠纷,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全城的人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很默契,谁也不会直言去捅破那层窗户纸。

    看着城门关上,嬴瑞放下望远镜,摇摇头,暗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本生活在太平时代的他,可曾见过这等惨事?

    三天后。

    洛阳城里的士卒再次蠢蠢欲动,一千多具尸体哪够近三十万人分。

    于是,他们就把目光瞅准了一些快饿死的士卒。

    但凡是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士卒,他的身边总有好几个同类在他身边游荡。

    令人雪上加霜的是,秦军在这个时候使用了一条特别歹毒的计谋。

    他们白天在城外不远处,摆下几张八仙桌,吃起了香喷喷的面条。

    晚上又堆起篝火,当着守城士卒的面,吃起来了烤全羊。

    不但如此,秦军还时不时地往城里放箭。

    箭杆上不是带着劝降的书信,就是一块粟米饼。

    每当夹带食物的箭矢落在城内时,都能引起士卒们一场疯抢。

    抢不到士卒们,就开始私下联合,如何干掉城门的守将,好让他们出去跟秦军投降。

    这个苗头被诸侯们发觉之后,立刻就引起一场大整顿。

    他们把有意投降的士卒统统抓起来斩首,并且把他们尸体赏给守城门的亲信。

    陈胜眼看人吃人的情形已经变得不再含蓄,加上诸侯们开始对自己施压,再加上他已经吃上第一口人肉。

    此时的陈胜,终于放弃了派出骑兵突围去调援军的想法。

    他自己也很清楚,就算突围成功,最近的援军是在荥阳的吴广部队,他们只有寥寥几万兵力,哪里是秦军的对手?

    能调来二十万大军的彭城,就算是单程疾行,也得半个月左右才能前来支援。

    反正以目前的情形,能供诸侯选择的路,只有两条。

    一条是全体向秦军投降。

    秦军或许会放过士卒,至于会不会放过诸侯们?答案是多半不会,就拿陈胜和魏咎两人来说,他们俩就是秦廷必杀的对象。

    另一条路就是准备再次突围,能逃多少是多少?只要能活着回到自己的领土,将来还能重整旗鼓、再战秦军。

    借鉴于上一次的突围失败,诸侯们决定用一种“声东击西”的计谋来突围。

    同时为了防范消息走漏风声,他们进行了两次商议。

    一次是明议。

    也是公开商议,目的是为了迷惑潜伏在城里的奸细。

    一次是暗议。

    参与这次商议的人,只有陈胜、魏咎、韩广、田横四人。

    至于赵国那边,则由魏咎前去劝陈馀暂时代替赵王的身份,来参与商议。wap.

    陈馀也只好放下与陈胜的恩怨,参加了这次商议。

    这天夜里,嬴瑞又收到庄贾的箭矢。

    只见上面刻着“232”,代表陈胜他们即将在今晚子时,还是从南城门突围。

    嬴瑞心里升起一丝狐疑,觉得陈胜他们的行为恰似合理,又很不合理。

    按理说,古人都迷信,出门做任何事都得看黄道吉日。

    既然已经在南城门突围失败一次了,又为何还选择南城门?

    嬴瑞心想,这其中肯定没那么简单。

    上次突围失败,诸侯们不怀疑有内奸就怪了。

    但嬴瑞又不敢十分确定,万一诸侯们真赌南城门呢?

    于是,为了保险起见,嬴瑞来到了沙盘边上,根据洛阳的地形来推断。

    西城门的方向是函谷关,绝对没可能的。

    北城门的方向是孟津关,逃到这里有大河阻挡,诸侯们事先没有安排船只以便逃生,所以可能性也不大。

    南城门的方向是伊阙关,向东南是轩辕关,从这里逃走之后,陈胜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陈郡。所以可能性还蛮大的。

    东城门的方向是虎牢关,出了虎牢关之后就是荥阳,吴广正好在此驻扎。

    而且这条路还是齐、赵、魏、燕四国诸侯,回到本国的必经之路。

    因此,嬴瑞推断东城门的可能性最大。

    “传令,命王贲、章邯两位将军,速速前来商议。”李肆的大秦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