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都市小说 - 我的系统不正经在线阅读 -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成套编钟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成套编钟

    像是陶埙,就是一种重要的古乐器。

    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有这种古乐器-陶埙。

    我国甘省玉门市火烧沟遗址中,曾经出土过二十多个圆鱼形三音孔彩色陶埙;

    嫩和辉县琉璃阁殷墟古墓中,出土了两个五音孔陶埙;

    南河安阳侯家庄古墓中,出土了一些五音孔陶埙。

    这些陶埙的发现均代表了夏商周时期的古乐器,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跟陶埙一样古老的,还有石磬。

    我国境内所发现的最早的石磬,来源于南河禹县龙山文化晚期和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中的石磬。

    西山襄汾陶寺古墓和夏县东下冯遗址中,出土的夏代石磬。

    虽然表面处理不太理想,但是经过测试之后,发现其音高已经近乎完美。

    商代石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南河安阳出土的龙纹石磬和虎纹石磬。

    此时的石磬制作十分精美,而且颇有气势。

    最为重要的是经过测试,其音色非常浑厚,给人一种悦耳动听的美感。

    此外,编磬在商代也十分流行。

    夏商周三朝的音乐发展十分鼎盛,其古乐器当中,自然也离不开鼓。

    鼓有鼍鼓和铜鼓之分。

    鼍鼓,一般是指用鳄鱼皮所制成的鼓,它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乐器。

    西山襄汾陶寺古墓中,出土了一个鼍鼓。

    其造型非常别致,鼓身周围有四种色彩绘制而成的精美图案。

    根据考古专家推测,该鼍鼓是墓主人生前的一种重要的礼器。

    铜鼓是我国古代一种十分重要的打击乐器和礼器,一般多用在宴会、乐舞和战争中。

    我国最早的铜鼓出土于商代,鼓面有类似于鳄鱼皮的花纹,鼓身铸有精美的双鸟。

    钟鼓是不分家的,有鼓,自然更是有钟。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钟出自于夏朝,但是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中并没有发现实物。

    钟类乐器中还有铙和编铙,根据考古发掘记录,我们知道商代已经出现了大铙和编铙。

    有的铙为单件,有的编铙为三件套或者是五件套,出土的数量众多,让人为之惊叹。

    最后就是铜铃,铜铃是我国古代乐器中非常古老的一种。

    其形制和钟非常接近,但是较钟要小很多。

    我国最早的铜铃始见于商代,主要是作为乐器使用,有时在车上、马上等也使用铜铃。

    铜铃的规格大小不等。铃的上部一般均有环状耳,可以穿绳系挂,铃内有两个铁制的圆珠。

    每当演奏时,铃内的铁珠碰击着铃壁,音色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发掘了那么多古墓,发现一大堆铜钟、铜铃实在是很正常。

    而其中最出名的打击乐器,肯定不是上述这些,而是编钟。

    编钟是古代的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我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形成。

    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

    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

    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

    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

    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

    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

    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

    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陈文哲看到的照片上的变种,就十分的引人注目。

    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

    仔细看其中一张照片,这件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一件大镈钟共65件组成。

    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

    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

    其中最小的一个钮钟高20.4厘米、质量为2.4千克。

    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在照片上有标注。

    陈文哲之前制作过铜钟,也想过制作编钟,甚至还认真的研究过。

    所以,他知道这些编钟应该都是真品。

    因为不是真品,一般做的不会这么专业。

    陈文哲一看这些编钟的形态,就知道这些编钟在演奏中能起的作用。

    比如钮钟,就能起定调作用。

    这一点没法掩饰,因为有的钟个头很大,这样很多细节他都能够通过照片看的十分清楚。

    比如最大的一个低音甬钟,高达153.4厘米、质量为203.6千克。

    这就让这全套编钟,总质量在2500千克以上。

    可惜的是,钟架已经腐烂的差不多。

    但是通过当年挖掘现场的照片来看,钟架是铜木结构的。

    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长10米以上,上下3层,高273厘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

    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

    演奏时乐队由几个人组成,用6只丁字形木锤敲高、中音,用两根长形棒撞低音。

    根据其他考古发现,陈文哲知道,这种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

    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

    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

    这么一套编钟,保存的很完整。

    可以说,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的都十分精美。

    其上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

    由此可见,远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