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在线阅读 - 第487章 朕以一战,为后世开太平!

第487章 朕以一战,为后世开太平!

    行宫。

    秋风萧瑟,已至秋末。

    各国使臣齐上万表,为大燕皇帝王霖尊号为天可汗。

    天可汗是唐代异族各国首领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称,太宗皇帝成为了当时天下的共主。

    王霖上辈子曾游览过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

    昭陵周围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古老的陵山宛如坐落在一张宽阔的碧毯上,更显得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在唐代帝王的陵墓里,昭陵是最高、最大的一座陵园。

    不仅唐太宗本人的主体陵墓宏大,而且还有许多陪葬墓。

    陪葬墓除了嫔妃、王子、公主的以外,还有不少功臣高官的墓。

    在功臣高官中,有好几座异族将领的陵墓。像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社尔,铁勒部的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的孙子契必何力,突厥酋长执失思力等,死后都陪葬昭陵。

    王霖虽有唐太宗之志,也相信自己将来定能有望恢复汉唐盛况,但此时此刻的大燕,与汉唐相比,无异于天渊之别。

    国力还没有强悍到遥慑万族的程度。

    至少现在还不行。

    若是将来光复燕云,灭了金国,统一西域,再遥控西南及海外,还差不多。

    王霖非常清醒。

    他还需要时间,十年及以上的时间。

    目前接受了这个所谓天可汗的尊号,金人不服,蒙古人不服,大理人不服,甚至西域各国都不一定很服。

    他真正能掌控的除了燕国本土,就是西夏,连吐蕃都存在一定的变数。

    所以,王霖果断拒绝了诸国使臣的上表。

    在势力还没有强到唯我独尊的高度,要这么一个虚名有何用?

    王霖不想当这个傻子,也不愿意成为史书上记载的笑话。

    自谦说:朕当与诸国国主共治天下,以求万世太平。抗金亦为自保,非有征伐四海之心。

    于是各国使团高高兴兴地走了,他们都各得所需。

    尤其吐蕃,大理这些在国土上与大燕相接的小国,其实还是担心大燕会吞并他们的国度。

    至于西域诸国,其实倒并不怎么担心。

    王霖率在真定的文武群臣登临真定城楼,眺望各国使团离去。红日高悬,秋风徐来,已经寒意浓浓。

    早在此之前,管亥带着残存的蒙古乞彦部十余人匆匆离开真定,返回蒙古。

    而与此同时,锦衣卫将合不勒等蒙古人的首级鞣制,八百里快马送往武川之南的旷野,按照皇帝的旨意建立京观一座。

    秋风猎猎,王霖遥望着遥远的北方。

    那里是广袤的漠北草原。

    蒙古十八部活跃的苦寒之地。

    自秦汉以来,漠北胡人之患一直就没有彻底消亡过。

    过去的匈奴,现在的蒙古,契丹,女真,以及日后的鞑靼,北虏,瓦剌,建州女真,其实都没什么两样。

    都是对中原的致命威胁。

    作为穿越者,王霖深知,要想彻底消除漠北胡人之患,除了铁血武力征讨之外,就只有移民共存。

    现在的金人,大燕已经可以力敌。

    现在的蒙古,因为合不勒的死去,或许再无统一的契机。

    既然耶律大石死去能消弭一个西辽王朝的崛起,王霖相信自己此番诛杀合不勒,也能产生相应的作用。

    一个伟大的人物,对于一个种族的发展,具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

    正如他生活的前世,若无那位伟人的横空出世,就不会有持久的繁荣鼎盛。

    再如汉之汉武帝刘彻,唐之唐太宗李世民。

    契丹之耶律阿保机。

    金国之完颜阿骨打。

    还有,大燕之王霖。

    想起自己竟然能与上述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相提并论,王霖心中既感慨,又有几分惶恐。

    在他旁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臣默然站立,他的身边还有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搀扶。

    宗泽。

    边上是他的儿子宗颖。

    王霖扭头望向了宗泽。

    其实还不到六十岁的老臣,已经老态龙钟。而比他年轻二十岁的李纲,已经自称老朽。

    但宗泽气势如虹,精气神尚可。

    宗泽原本作为阁相,坐镇雁北,遥控整个西军。

    但考虑到老者的身体状况,王霖还是听从了群臣的建议,以刘延庆父子替代宗泽,接管雁代防御。

    这是基于前方有韩世忠和吴玠吴嶙两部十余万人钉在雁北核心区域。

    至于刘延庆原先镇守的防线,则以张俊代之。

    张俊虽然贪婪好色,但军事才能不弱,否则怎么可能与岳飞并称为中兴四将之一。

    为对张俊构成监督,王霖又破格提拔了另一位年轻的将领,一代名将李继隆之后,宗泽心腹李久安。

    此人虽然年轻,才刚二十来岁,却已在西军中颇具名望,在金人两次围攻太原中表现突出。

    皇帝这般调离雁北一线,不能亲眼看到大燕兵马光复燕云,宗泽心中有些抑郁。

    好在皇帝没有让他返回京师,而是以阁相身份留在真定,辅助皇帝谋划幽燕。

    王霖望着宗泽,在他的前世,不到六十岁的年纪还不能退休,可这个年月的这般年纪,已经看起来垂垂老矣。

    王霖叹了口气道:“汝霖公,朕调你回真定,一则是朕身边需要你这样一位老成谋国的阁相辅左,二则是担心你的身体。”

    宗泽躬身道:“陛下英明神武,老臣能追随圣君开辟一代伟业,乃人生之幸事。请陛下放心,老臣不亲眼看到我大燕光复燕云故地,洗雪百年国耻,绝不会闭眼。”

    “征伐未必在疆场。宗相老成,智谋双全,有宗相、李相吴相国相在,我大燕就能江山永固,不动如山。”

    宗泽笑道:“陛下能拒绝诸国上天可汗尊号,足见陛下为千古明君,历朝历代君主都不能及也。请陛下放心,老臣不惜残身,定要为江山社稷死而后已!”

    宗泽又道:“雁北之地,交于韩良臣和吴玠吴嶙之手,以刘延庆和张俊为辅,当大定矣。

    刘延庆此人虽懦弱,却顾全大局,战阵之中,不舍袍泽,也算是我大燕难得之大将。雁代交于他,可保我大燕疆土无虞。

    只是张俊其人贪婪好色,陛下虽以李久安制之,却仍不可小觑。”

    “大燕用人之际,可容其小节缺失,用其长处。宗相放心,朕心中有数。”

    换源app】

    宗泽点点头,他是点到为止。

    他也非背后议论人非的人。

    王霖笑吟吟的目光突然望向了宗泽身边的宗颖,道:“宗将军也为军中之龙,文武双全,宗相何不放宗颖去军中历练一二?”

    宗颖的统兵之能其实在军中也是有口皆碑。

    但宗颖之能淹没在其父的光环之下。

    加上宗泽不愿意举荐自家儿子。

    虽然号称举贤不避亲,但宗泽为人刚正,认为宗颖才能虽具,却不可因己而青云直上。

    所以宗颖目前只是普通军中郎将之职。

    闻听皇帝此言,宗泽微微有些迟疑。

    毕竟父子连心,他压制了儿子十多年,还要继续压制下去么?

    王霖目光深邃道:“宗相,目前大燕用人之际,当举贤不避亲!朕意,当以宗将军为兵部郎中,出任韩世忠副将。”

    宗泽轻叹一声,回头扫了儿子一眼。

    他这个儿子心性沉稳,却也有一番热血报国。

    如今终于等的云开见月明,机会来了,被皇帝钦点。

    宗颖心中振奋,面色却极平静,他跪拜在王霖面前,轻道:“臣愿为大燕效死!”

    王霖自登基以来,提拔人才无数。

    如岳飞,张浚,韩世忠,刘琦,杨沂中……甚至说起来,李纲、宗泽这些阁相,也为王霖一力荐拔。

    “宗将军,你去韩世忠帐下听命。宗相在真定,自有朕照顾,不必担心。”

    宗颖泪流满面,叩首道:“吾父子深受陛下隆恩,当以死报之!”

    ……

    秋高气爽,真定城里城外越加繁盛。

    但宗泽面上却还残存一丝隐忧。

    皇帝要引诱蒙古铁骑来犯雁北,扎下了口袋阵。他本想亲自指挥这场旷世难遇的聚歼大战,可皇帝却突然调他来真定,将整场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了韩世忠。

    韩良臣经过数战,已经展现出不俗的军事才能,但在宗泽眼里,还是太年轻了些。

    韩世忠能压得住西军悍卒,完成皇帝的苦心谋划么?

    他却不知,此一战,是王霖刻意提升韩世忠在西军中威望的一战。

    毕竟,与刘延庆父子、张俊相比,韩世忠被王霖一路荐拔至今,也是皇帝心腹之一。

    西军掌控在韩世忠手里,王霖才能放心。

    见皇帝久久凝望着遥远的北方,宗泽知道那不是金国的上京,而是蒙古人的漠北王庭,不儿罕山。

    宗泽心中凝重,忍不住就开口低道:“陛下,目前我大燕金人为大敌,以光复燕云为目标,若是再与蒙古人开战,老臣心中始终忧心忡忡……”

    王霖叹了口气道:“宗相,漠北胡患自秦汉时就为中原心头大患,历经千年而不绝。胡人亡我之心不死,其实与金人并无二致。

    目下,我大燕与金人维持着相对平静的战略平衡,金人不会再轻启战端。趁此良机,我大燕也只能以战养战,一来灭蒙古士气,扬我大燕国威,二来……朕谋求的是蒙古良马!”

    “漠北胡人,迟早要解决。与其等其统一各部,发展壮大,不如朕主动出击,为日后封狼居胥,打下坚实基础!今后,纵然朕无力定鼎漠北,也会为后世子孙开一片新天!

    所以,此战,必胜!败不得!”

    王霖目光炯炯,威势四射。

    宗泽率众臣躬身施礼,再无多言。

    皇帝这是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为后世开太平!绝后患!

    这便是千古圣君的伟大气魄了!

    “小乙,命人取笔墨纸砚来!”格鱼的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