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寒门科举在线阅读 - 第117章 钱多多的宝贝

第117章 钱多多的宝贝

    大舅母觍着脸上前翻着书篓,口中却道,“哎呀,五郎真有孝心,我来帮忙,五郎歇着,让我来。”

    赵信张了张口,最终却是没有说话,路边的狗凶恶地朝着你啡了几声,你最多训斥几句,难道还能啡回去?

    赵信的外公死在了对党项的小规模作战中,外婆有一个女儿赵钱氏,两个儿子。

    家里没有顶梁柱,生活拮据,当年就是看着赵铁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人又实诚,女儿嫁过去不会受气,所以就有了这门亲事。

    然后有了赵铁柱给的彩礼,所以大舅钱壮壮就有了娶媳妇的资本,还是因为家里穷的原因,娶的媳妇,是活的,是女的就行,根本没得挑。

    所以大舅就娶了这么一个见钱眼开,势利眼,整天为了鸡毛蒜皮的事都能吵架的媳妇。

    大舅母抱着东西进门了,外婆不好意思地说道,“五郎,你别往心里去,你大舅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外婆,我才不会放在心上呢。”外婆都替大舅母说话了,赵信肯定不能发作了,“外婆,上次娘说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赵信提起的事情,是赵钱氏一直想把自己母亲接到赵家住,老娘照顾外婆也更加方便,免得大舅母整天说照顾外婆费了多少精力,花了多少钱。

    赵家现在的精力能力,赡养外婆完全不在话下,但是外婆一直不同意这件事。

    “不行的,我将来百年之后,墓碑上写的是‘先妣钱母’,我去和你娘住,算怎么回事?你大舅母再怎么样,也是钱家的媳妇,我这把年纪了,也看不到几年了。”

    “外婆,你别这样说,你肯定能长命百岁。”

    外婆的思想很守旧,在她的思维里,从她嫁进钱家,她就是钱家的人,并且也一直是这样做的,辛苦拉扯三个孩子长大成人,没有任何再嫁的心思。

    同时也注重传宗接代,死后有子子孙孙披麻戴孝,更加注重钱家声誉,不能撇下大儿一家去女儿家住,让钱家被人戳脊梁骨。

    那样的话,她将不敢想象百年之后如何面对去世已久的外公,所以她坚持要和大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哪怕受些委屈。

    赵信知道,要想让外婆不在大舅母这里受委屈,关键节点还是小舅那里。

    “怎么没有看到小舅呢?”

    赵信根本就没有关注他的那两个表哥,钱大宝和钱小宝,因为这两个表哥在大舅母的“言传身教”之下,已经和大舅母的性格是如出一辙,赵信根本不想和他俩照面。

    “呵呵。”说起小舅,外婆脸上难得挂上笑容,“你小舅还是老样子,知道你今天要来,早早地就去河边收虾笼了。”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赵信回味了一下白灼河虾的滋味,“看来我今天又有口福了。”

    小舅现在三十多岁,还打着光棍,就因为小舅没结婚生子,将来传续钱家血脉就靠大哥。

    又因为小舅一直做货郎生意,走南闯北没有时间在家照顾老娘,所以小舅对大哥一家很迁就,大舅母搜刮小舅挣的钱,小舅也没有反对,并且很乐意,因为小舅觉得,只要金钱满足大舅母,她就能照顾好自己的老娘。

    用赵信的思维考虑,就觉得小舅就是人傻,名字叫钱多多,却侮辱了这个名字。

    早就应该带上外婆分开单过!

    赵信越想越气愤,今天得劝劝小舅,不然外婆就一直这样不开心的生活,那哪成?

    正想着这些,门外响起小舅的声音,“娘,五郎过来没有啊?”

    “小舅,我刚到呢。”

    “五郎来了?”小舅把手里的地笼,挂在竹竿上晾起来,然后扯过腰间的竹篓,“看看,今天收获可不小啊,就是光吃河虾,今天都能让你吃饱了。”

    赵信伸着脑袋看看满满一篓子的河虾和螃蟹,笑着问道,“小舅,你什么时候下的地笼,这收获也太多了吧!”

    “哈哈,我昨天下午就去把地笼下到河里了,这么长时间,要是没有大收获,可对不起我的辛苦啊。”

    “走,随我去屋里。”

    小舅带着赵信,迈过堂屋,经过正屋,然后熟稔地推开院子侧边大小型如杂物间的房门。

    赵信见到小舅后喜悦的脸色一变,随即恢复过来。

    这间房应该就是以前外婆住过几天的那间,后来自己老娘和大舅母吵了一架,才把外婆房间搬到光线好一点,空间大一点的东边房子。

    吵完架后,大舅母信誓旦旦保证以后这间房作为杂物间,不会让外婆再住这边。

    没想到,确实没有让外婆住,却让小舅住进来了,难道大舅母是记不得谁出钱修的新房子?

    走进房间,里面家具没几样,布置也很简单,光线昏暗,“小舅,你这房间里......”

    “嗨,我又不常在家里住,哪里有那么多需要?能躺着睡觉就可以了。”钱多多无所谓地说道,然后在一个箱子里摸出一个东西,“猜猜这是什么东西?”

    赵信接过纸张包裹的东西,很轻,无味,根本猜不出来。

    “这都猜不出来?你最喜欢吃的呀!”钱多多一脸期待地看着赵信,“快打开看看。”

    小舅这是还把自己当做那个爱吃糖的小孩呢,为了满足小舅的期待,赵信缓缓打开一层一层的纸。

    无数层纸张,从拳头大小一直拆到蚕豆那么大一点,“小舅,啥糖需要这样包啊?”

    “别啰嗦,快打开。”

    赵信打开最后一层纸,粉末碎粒状的白色晶体呈在淡黄色纸张中间。

    “五郎,惊喜吧?”小舅自豪地说道,“这可是大乾最南边,最白,最甜的糖霜,比你雁芙斋的糕点用的糖霜品级都要高呢。”

    赵信很感动,因为雁芙斋一直有使用糖霜,所以对糖的价格很了解,小舅这种糖霜,指甲盖这么大一点,都得几百文,那是小舅走街串巷几天的收入,关键没有渠道根本买不到。

    江南人获取糖霜的办法就是在石糖自然凝固的时候,机缘巧合会在最表层凝结薄薄一层白糖,而那薄薄一层白糖,精巧的工匠和恶毒的资本家还要把它们一层一层往下挂,然后分级售卖。

    “我现在大了,哪能还馋糖吃呢,不过很谢谢小舅。”丝丝猫的寒门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