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汉末雄风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农闲发明忙,偷闻佳人香终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农闲发明忙,偷闻佳人香终

    赵旻对此早有预料。

    “大人,左贤王实为南匈奴之酋首,其部虽众、可战之兵虽近十万,然甲胄、兵刃皆不如大汉齐备、精良。

    何况,此番大汉出征,非为大肆屠戮,而为震慑其部众、迎回蔡昭姬也。”

    杨彪轻叹一声:“即便如此,阿旻,仍是敌众而我寡焉。”

    赵旻抱拳笑道:“大人,兵者诡道也,作战绝非仅仅比拼兵力,制胜之道何其多也。”

    当然,作战也绝非开嘴炮。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只是,赵旻若连匈奴人都打不过,也不用再考虑如何争霸天下。

    因为袁绍绝对是赵旻无法逾越的大山。

    袁绍可将匈奴、鲜卑、乌桓、张燕等周边强敌摁在地上摩擦,赵旻若连袁绍手下败将都打不过,何谈与袁绍争锋?

    然而,杨彪苦笑道:“阿旻有所不知,即便袁本初,亦对左贤王无可奈何。”

    作为冀州常山国人,赵旻并不知并州方面的军事情况。

    因此,其人愕然:“大人,袁本初亦难胜左贤王乎?”

    杨彪颔首:“今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虽依附于袁本初,然左贤王并未奉袁本初为主,上郡名为高元才管辖,实为左贤王之属地。”

    前文提过,高干之所以向雁门、西河、定襄三郡增兵驻守,其目的便是为防备左贤王犯境。

    但话说回来,左贤王也未必敢与袁绍硬碰硬。

    杨彪的意思很简单:赵旻挑的左贤王这个柿子,其实并不软。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竹纸做法其实非常简单,技术要诀在于各种助剂的配比。

    此事根本难不倒赵旻。

    半日功夫下来,赵旻便用线性回归方程及多次线性试验,计算出蒸煮纸浆时,烧碱与纸浆的最佳比例;以及絮凝成纸时明矾、松香胶以及淀粉的最优配比。

    于是乎,到当日傍晚,做了一整天格格巫、前世曾评到副高职的工程师赵旻,便拿着整理好的工艺及成品竹纸,兴冲冲地找到了荀彧。

    当然了,由于缺乏大苏打、次氯酸盐及双氧水,赵旻无法进行漂白,所以这竹纸是天然的淡黄色。

    就这,还是赵旻进行增白处理后的结果。

    纸张大小,则与这时代惯用的尺素差相仿佛,裁纸刀不难制作。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当然,竹纸成本要比素帛低九成九。

    荀彧捻了捻质地坚韧、厚重的竹纸,听到竹纸发出“沙沙”声,登时便极为满意。

    其人迫不及待地化开墨锭,提笔在竹纸上誊抄了《大戴礼记》中的一篇。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荀彧不是吃独食之人。

    赵旻有心巴结巴结宗正刘艾,恰好这几位重臣与刘艾关系不错,于是乎,赵旻也请来了其人。

    如此这般,一场饮宴下来,赵旻便融资成功。

    裁纸、雕版、印刷、装订、成册、甚至贩卖成书、纸张,一顿饭的功夫,这一整套体系便悉数落实到位。

    空手套白狼的赵旻再也不用担心军粮问题。

    颖川士人,乃天下士人之风向标,颖川一旦流行竹纸、线装书,此二物何愁销路不畅?

    当书籍成本大幅降低之时,赵旻下一步计划便可实施。

    若赵旻的计划成功,此时门阀虽尚未完全成型,却将迎来尾声。

    宴后,刘艾请赵旻赴自己府中做客。显而易见,其人已得知伏寿向赵旻摊牌之事。

    心里有鬼的赵旻看向杨彪。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老头儿挥挥袍袖:“阿旻尽管去,切记勿晚归。”

    走进刘艾的宗正府后,赵旻便下令亲卫布防,随即,二人联袂进了刘艾的书房。

    刘艾点燃油灯、关紧门户后,凑到赵旻身畔压低声音道:“主公,伏皇后已言明一切?”

    赵旻向其人深深一揖:“皆赖刘公之助也!”

    刘艾坦然受了赵旻这一礼,随即前者便扶起后者。

    “主公,此事虽大逆不道,然终强于弑君多矣。主公,老夫有良言相劝,请主公勿动怒。”

    赵旻叹道:“刘公不必多言,皇后之子女,必为刘氏子孙也。”

    皇后生的孩子,当然不可能姓赵,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刘艾长长出了口气,深深一揖:“主公英明!主公可收子为徒,以补缺憾。”

    明明是自己的子女,却不能相认,哪个当父亲的心里能好受?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但这种事儿能怪谁呢?

    赵旻长叹一声:“刘公大恩,旻没齿难忘。但使旻一息尚存,必保刘公子孙富贵!”

    刘艾叹道:“主公,老夫不求富贵,但求平安耳!”

    刘艾在委婉提醒赵旻,这是掉脑袋之事…赵旻应该早做打算。

    赵旻颔首:“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旻自有分寸。袁本初,非旻三年五载可胜之。”

    赵旻已明白刘艾要表达的意思。

    刘艾虽未明言,但话已点到,见赵旻已领会精神,其人便不再提此事。

    “主公尽管放心,禁中起居注,老夫必如实记载。”

    赵旻笑了起来。

    他再次向刘艾深深一揖。

    塔读@^>

    这时代没有棉花,但可用丝线替代棉线。

    在忙于发明之时,赵旻当然也不会冷落佳人。

    赵旻每日清晨,先要到伏府为伏寿做好早餐、再温存一番,方才去城外。

    在冬季农闲、大军出征、各方蛰伏的情况下,赵旻享受了一段甜蜜又忙碌的日子。

    直到两封急报送来…

    【作者题外话】:赵旻虽然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其人的思路与本朝太祖一样: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格格巫这个梗…年轻些的读者或许不太了解。

    云某小时候,觉得格格巫贼酷,于是对化学、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恰好亲戚有化学老师,小学时便跟着进了实验室。

    结果,云某成了一个工科狗,这辈子全毁了…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放着大有前途的中医不好好学,非要学西洋玩意儿…唉!悲催!

    大苏打是硫代硫酸钠,通常被用来做次氯酸盐的脱氯剂,以及重(chong)铬酸钾的还原剂。

    若不慎误食氯化钡,可第一时间服用少量大苏打溶液急救。

    因为氯化钡毒性太强,就医恐怕来不及。

    赵旻的计划,前文曾有伏笔,而且那个坑云某一直未填。

    赵旻和刘艾说的是让刘协正常死亡。

    因为赵旻和伏寿的子女,长的肯定不像刘协。

    此事不能急,因为袁绍和刘备都对赵旻虎视眈眈。

    先秦时墨家便已造出各种机床,而且是脚踏式的。

    本文中墨家不可能登场,实际上,无君无父的墨家早已消亡。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强调一点:公输班不是墨家弟子。

    昨晚云某喝多了,所以竟然说起了荀彧…

    咱们聊一聊手戟。

    寻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三国演义-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这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段落。

    温侯和貂蝉,郎情妾意你侬我侬,不料被董太师撞个正着,戴了绿帽儿的董卓愤怒难忍,抄起方天画戟,掷向吕布。

    实际东汉历史中,既不存在貂蝉,也不存在画戟,虽然正史中,吕布确实绿了董卓。

    此外,“手戟”确实有,是一种短型投掷兵器。

    手戟,形制类似两汉“卜字戟”,相比唐宋的仪仗兵器,卜字戟外形更类似先秦的“戈”,可视为戈的升级版。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不同于卜字戟和战戈,手戟长度极短。

    以现存文物考量,其不足两尺(汉尺约合今天23cm),手戟长度约在半米上下。

    这种兵器完全无法用作长柄、进行中远距离格斗,只能藏于袖中,进行近身防护;

    或者将其插于背囊/悬挂项上,战场上进行中近距离投掷。

    以手戟形制和握柄位置推测,投掷弹道大约是旋转飞舞型,而非直线投射型。

    东汉末期三国初期(西历189-220),即董卓上洛至曹丕篡汉时期,距离《三国演义》成书的年代(元末明初)太过久远,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年以上,武备形制已出现极大变化。

    所以,罗贯中等小说家无法完全理解东汉之“手戟”,遂出现今天《三国演义》中“董太师拿方天画戟怒掷吕布”的段子。

    知道的,会心一笑;不知道的,还以为董太师是练标枪投掷的奥赛选手。

    上面介绍了手戟的形制和用途。

    接下来介绍官修史中,手戟的实际应用案例、及使用手戟的人。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1)董卓

    董卓出身凉州,处胡汉杂居之地,以骁武善战升至并州刺史、前将军(大将衔)。吕布曾与董卓有牴牾,卓怒,拔出手戟掷向吕布。

    这就是小说中的凤仪亭原型。

    然(董)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吕)布。--《魏书六》

    (2)曹操

    曹操年轻时在洛阳做议郎,曾私闯权宦张让(中常侍,十常侍之乱谋主,汉灵帝称为阿父,也就是老爹的阉人)居室,被张让察觉。

    曹操掏出手戟,挥舞格斗,翻墙逃遁。

    曹操年轻时的胆魄武力令人叹服。

    曹孟德刺杀董卓的演义桥段(实际不存在),大约是以“魏武舞手戟于庭”为原型。

    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异同杂语》作者孙盛,录于裴注三国志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3)刘备

    刘备少从行伍,参与中原混战近二十年。

    长坂之败,刘备惊惶亡命。

    有人报告赵云北向投曹。

    备大怒,抽出手戟掷向信使,高呼:“赵子龙绝不会弃我而去!”

    赵子龙心如铁石,刘先主待以腹心,君臣相得,千古佳话。

    初,先主之败。有人言:(赵)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云别传》录于裴注三国志

    4)太史慈

    不同于演义小说,太史慈的官修史定位是诸侯,与刘繇、士燮同传。

    当然,太史子义的具体履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二者相差不大。

    塔读@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猿臂善射,早年交结刘备、孔融。

    后转斗江淮,曾与孙策贴身肉搏,夺走孙策头盔;自己背囊中插的手戟也被孙策所夺。

    原文为:“项上手戟”。

    太史慈之手戟,或悬挂在脖颈甲片处。

    注意:前文提过,两汉有一种“盆领甲”,领口甲片倒立在肩甲位置,几乎可以270°包裹脖颈。

    (5)吕布

    吕温侯胯下赤兔马,手中方天戟,潇洒风流,天下无敌。赤菟马是真;方天戟为假。

    按《英雄记》(王粲著)所录,吕布持重型战矛。

    但吕布和其他东汉军阀一样,也有随身携带手戟的习惯。

    吕布在徐州,陈登奉命出使汉廷,为吕布谋取徐州牧。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外交结果极为失败,吕布大怒,抽出手戟砍向几案。

    始,(吕)布因登求徐州牧。(陈)登还,布怒,拔戟斫几。--《魏书七》

    (6)典韦

    典韦是曹操首任警卫司令。

    其人以擅斗、凶恶著称于世。

    兖州之战,与吕布鏖战,曹操招募死士陷阵,典韦率劲卒,人披两铠,陷阵搏杀。

    当时阵地西面危急,典韦手持十余枝手戟,如狙击手般连续向吕布军投掷,敌人应声而倒,吕布军惊惧溃散。

    人惧,疾言“虏至矣”!(典)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吕)布众退。--《魏书十八》

    看典韦列传,也可知手戟极短。

    如果是撩戟、画戟长度,手持十余枝?那估计真是身高十丈,腰阔百围,巨灵神下凡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董卓、刘备、曹操、太史慈、吕布、典韦,皆一时雄人,割据天下。

    他们也都是官修信史中、有明确记录使用过手戟的名将。

    汉末三国时代,手戟之流行,大约远超今人想象。

    赵旻没有使用手戟的习惯,因为他是现代人。

    要不,下一章咱们聊聊赤菟马?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