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四)
“你知道的,”叶永甲对着身后的蔡贤卿叹了口气,安静地坐到椅子上,“我已经厌烦谈论这些了。” “可您在官场上的手段都很高超嘛,”蔡贤卿拂了拂袖子,“一点不比我差。况且……咱们已进了登州,明后两天就要大阅了,不抓紧搞清楚他们的立场,怎么能行?” “所以……我们就只能在柳党和皇权之间抉择了吗?”叶永甲晃动着两根手指,面露疲态。 “大概是的。老夫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眼下最符合我们利益的,还是柳党。皇帝能否借兵掌权,仍是个未知数,我等切不可铤而走险。” “利益,利益,”叶永甲按着额头苦笑,“看来我们这些自诩高明的,和他们又有何区别。” 蔡贤卿见他的样子有些反常,稍感不快:“世上从没有一步登天的好事,廷龙不会不知道,保住我等的地位,方可将先前的改革延续下去。” “改革这艘大船,掌舵的永远不是我们,”叶永甲无奈地摇着头,“它往何处去?我们控制不住。只能作自欺欺人式的幻想,直到所有的政见沦为他人党争的工具,徒成笔墨之谈,仅此而已。” “可你已经跳上这艘船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蔡贤卿说道,“只做一些修修补补的惠政,也能令百姓受益,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相比之下,卫先生那样被迫的洒脱,你更不愿意看到吧。” “半途而废……”叶永甲低声喃喃着。不错,他已经走到了决策的中心,离改变国家的命运不差几步,但又似乎触不可及。他在黑暗中徜徉,只能将精神寄托于渺茫的光亮当中。可他对国家的现状感到万分无力,天地间隐约有股无形的力量,束缚住了向前的脚步,自己仿佛也就在死胡同里打转。 然而叶永甲一旦回顾起陈州、南京的种种,便不忍使此前付出的辛酸付之东流。他只得暂且涨起几分精神,打理并不顺利的现在。 “说来我也是个畏难的人,”叶永甲回应道,“我……的确不想放手,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前程。” “这就好,这就好,”蔡贤卿笑着去拍他的肩膀,“廷龙的脑袋还是转的过来嘛。净想那些没用的,对咱们毫无益处。” “那蔡老……怎么看那几个人?”叶永甲的表情还有些发怔。 “张隆禄是最值得说道的,”蔡贤卿论起人来,眼神就格外的矍铄,“他先前对接驾一事极为冷漠,而仅仅过了几日,他就主动邀请圣上大阅登州了,其中蹊跷,显而易见。” “太子的圈套,难不成设在此处?”叶永甲问。 “此事人人皆知,只是不清楚太子的用意,柳党也不敢擅自猜疑张总督,毕竟那是多年的心腹,不得轻动。” “皇上那边大概有什么心思?” “时人多把皇上视为傀儡,实则没这么简单。张隆禄为一封疆大吏,素非忠诚之辈,我做最坏的打算,若他想发动兵变,那也只会成为下一个柳镇年。但柳党的人才一批批涌现,国家纵有弊病,着实也算稳住了,皇上还要靠他们控制国家,更要利用柳党的臭名声来替自己挡枪挡刀。若真揪出这张隆禄来,不仅会震动柳党内部,也能因此借刀杀人……此中取舍,皇上必然与我们相同。” 叶永甲沉思了片刻,仍要追问,却听见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蔡贤卿靠在墙边,左手搭着门闩:“谁?有事在外面禀好了,能听见。” “我是叶大人的书办,刚才听沈总管派的人言,已经选好了大阅的地方。” “何处?” “朱高山,就在蓬莱本县东南八十余里。” “这山形势如何?”蔡贤卿略皱眉头。 “我适才问了几句,此山不算崎岖,数座山峰皆凿了山道,可以相通;俯视崖边即为海面,可以尽情观阅。” “好,我知道了,”蔡贤卿转过身去,看着叶永甲,“明日的海浪不会平静。” 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的清晨,有几艘兵船悄悄地自山间出发,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荡出层层涟漪。 水兵们向后望去,能看到直挺挺站在山顶的张隆禄。 “这次试演大阅的内容不要传出去,”张隆禄眯着眼睛,望向前方的水天一线,“诛杀柳镇年乃陛下所令,吾等切要保护。” “是!”副将毅然地抱了个拳。 “西洋的望远镜您用不用?”一员副将踏步上前,手里拿着一个棍状的东西。 “不必了,”张总督摇摇头,“我能看见。”他见兵船在远处停住不动了。 兵船上的士兵忙碌地奔走着,队长官急得满脸挂着汗珠,来不及擦,钻进船舱,向着众人吼道:“总督大人怎么吩咐你们的?把炮对准东面的山峰,轮番轰炸!” 他见众人一副稀里糊涂的样子,异常震怒:“他妈的,你们也叫做兵!张总督说了,就当那山峰上站着柳镇年,一定要击毙这乱臣贼子!” “是!”几名水兵拿起望远镜,从船舱口看向峰顶,由队长官指示着,开始架炮,点引。 轰! 一声巨响,火光一现,直把几块石头炸得飞溅,正中山峰。 “好!”张隆禄情不自禁地拍了掌,欣喜地望向众副将,“未曾想这船上的炮真能炸到此处!” “大人的法子果然高明!”副将们纷纷跪地称贺,“接下来……您要怎么办?” “到时候,把陛下安置在山顶,待船只一发,便请柳镇年到东面山峰观阅,言其处离海岸稍近,可以望其阵势,自行记录。趁此力招山顶之红旗,令炮口转向,直击柳贼,则事成矣!” “恐怕柳党人多势众,一旦生乱,我等抵御不得。”副将们告了难。 “我自有准备,”张隆禄一面令人摇旗,一面胸有成竹地走下山顶,“到时候,各营帐安置数百卫兵,待炮声一响,立刻入帐诛杀叶永甲等心腹,随后挟陛下以圣旨宣谕部众,余者自当溃散。”古时桥头的清明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