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探意、利合(六)
鲁之贤显然高估了这句话的力量。众官员不仅没有积极响应他的号召,反而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一个个愤愤不平,十几双怒目都看着他,将他吓得脸色大变,顿时慌了。 名位高的人气愤他,是因他们也想争省臣的位子,此时哪管什么清流、柳党;名位低的人气愤他,是因他们巴结不上这位清流领袖,需找一个能给自己多分几口汤的。大家各怀鬼胎,本想着借此步步为营,却被他这一番推波助澜,弄得手足无措,无地自容,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加剧了。 “他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物了……”工部侍郎低声嘟囔着,“不能什么都让他陈共胄一人占着,这位置不如给一个手无大权的人坐,免了多少议论。” 他身边的胡重廉听见,便伸过脑袋问:“尚书大人怎样?” 侍郎甚亲信之,于是以命令的口吻说道:“我也想本部的人当呀。可我身为堂官,不好多说话,该到你等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胡重廉之前就差点儿让这侍郎身陷囹圄,愧疚之情郁结于心;今日见他下了道命令,恨不得立刻将功赎罪,便点了点头,霎时站起。 “鲁大人,陈吏部虽有清名,但已居六曹之首,无以复加,还让他来作柳相的副手,实在是有些多余了。不如提拔那些权势不高,却又老成谋国的臣子。我建议推选我工部的尚书!” “你们……”鲁之贤按着桌子,不知道说什么好,无奈地瞅了一眼陈同袍,后者却望向别处,漠不关心。 看到陈同袍也不发话了,众人的胆气更是涨了五分,一名御史台的官又起来说:“没错,不过你部的尚书大人实是老迈了,我看刑部尚书合适!” “这个位置必须是陈大人的!” “我看不行!” “不如请免职的洪参政回来……” “放你的狗屁!” 争吵声越来越嘈杂,就连国子监、翰林院等处的官员都来抢着发话,然而没有一个名字能得到人们一致的认可,争执也就无法休止,反将会议的秩序推到了爆发的边缘。 众人甚至顾不得君子的礼节了,直接破口大骂,骂得脸红脖子粗,到处唾沫横飞。 “王八蛋,这群崽子可真是无法无天啊!干脆动手打一架算了!” 只听胡重廉一招呼,一大群官员便忍不住了,叫嚷着:“对,打,打,打他娘的!”便纷纷卷起衣袖,翻过桌子,鼓起劲涌上中厅;或去揪别人的帽子,或是一阵老拳招呼,或是脚下猛踢几脚,更有力气大的,抄着圈椅就砸过来——这些本是一同反对柳党的清流们,竟又各成门户,乱战一片,宿宗善根本劝阻不动。 幸亏蔡贤卿早有预见,扯着叶永甲便往门外走去,鲁之贤见了,也向远处大喊,跟着抱头鼠窜,掉下的鞋子、帽子都不要了,一溜烟就逃离了中书省,回到衙门喘息。 陈同袍此时在屏风的后头暂避,宿宗善看他们打个不了,便回头劝说了几句,和他一齐动身离开,扔下这里的乱局。 打了将近半个时辰,几方的混战方才消停许多,因为地上已经躺了十来号人,声息自然小了。翰林学士葛明为还能站住,他只有脸上的一点淤青,便忍着痛叫书办太监来抬伤员,又匆匆写下一封奏书,命人转交太子,述明了今日之经过。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太子得奏大忧,深知众臣利益不均,难以尽服,故依着蓝渊的谏言,下令对胡重廉等闹事之人罚俸三月,暂缓推选之事。 “外头……闹得怎么样了?”身在大营之中的太肃挑开帘子,关切地问着部下。 “禀皇叔,太子一通严斥之后,大多没事了。曾粱伤得最重,左半边头被人打破了,倒在血泊里。幸亏派了太医,救治醒了,并无大碍。” “一群原本知书达理的士子,竟还有这番丑恶模样!”太肃一阵嘲弄似的怪笑,看着存肇,“他们平日说柳贼万般的不是,可柳贼终归是同仇敌忾,一心做事。” 存肇笑道:“您这么说,可是长了逆贼的志气了。” 正说话间,只听外边马蹄子响,转头看去,风已把帘子吹开,一名禁军上来禀报:“二位司禁!内侍省来人了!” 太肃脸色一沉:“知道了。存肇,随着我去。”两人走出大帐,令左右排出阵势,登时在将台前下了跪。 卢信忠向营内瞧了几眼,即跳下马,自辕门慢慢行去;待走到存肇面前,便背过手,低下头说:“二位,你们请起。我有话对军士们讲。” 存肇故作惊愕之状,把卢太监引到了将台之上,对着军士高呼:“卢公公有话要吩咐你们!” “咳咳,”卢太监发两声咳,拿两根手指抵着喉咙,“我是奉着沈总管的吩咐,来给诸位下达几个任务。近日朝野不靖,连文官们都能大打出手,毫无理智,为防有不轨之人借机生事,汝等当以防备事变为重中之重!” “汝等所携的兵器盔甲,当全部交入仓库,三五日方许拿出来操练打磨。不知汝等这两大营中,器械多少?” 有匠人应声答道:“回公公,我等前日看了册子,共有好马一千零三匹,刀枪二万三千余杆,盔甲八千余副!” 卢太监听罢,却皱紧了眉,不留情面地摇了头:“不够!朝廷若只有这些东西,怎么能镇压得住兵变?必须再造五千件器械,充实武库!限期……”说到这里,他用狠厉的目光望向军汉们,斩钉截铁地咬着牙:“十日!” 此言一出,风声竟止,全军哗然。 “您不能这般不讲理啊!”存肇连忙上前作揖,急得满头大汗,“纵算是日夜不歇地打造,十日也造不出五千件呀!” “我不去管,这是沈总管的命令!”卢太监将冷眼一瞥,“如果做不成,把你们一个挨一个地揪出来杀头!”说罢,大踏步走下将台,在军汉愤怒的目光下扬长而去,直至不见了影。古时桥头的清明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