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都市小说 - 让心儿静一静在线阅读 - 373、民工的泪

373、民工的泪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民工上访事件还没有眉目,又突然冒出采访的“记者”。就在梁海星忐忑不安间,办公院外的马路上,再次传来一阵急促的警笛声,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

    不长时间,一辆警车停在了局办公大院门口,接着下来两名警察,疾步向办公院内而来,那两名“记者”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不料,被前来的警察堵在了门口,其中一警察问道:“哪位是梁海星副局长?”

    梁海星耳闻警察喊自己的名字,急忙上前了解情况。原来,市公安局接到市委命令,前来对采访的“记者”进行审查。

    经办案民警简单调查询问,真相大白:两名记者果然是假的。按照规定,前来执行公务的警察,将涉嫌扰乱公共秩序的两名假记者带回公安局作进一步审查。梁海星借机对看热闹的上访人员教育道:“你们看到了吧,我们想解决问题,但有人却趁机捣乱。”

    上访民工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更没想到会被人利用,险些酿成大错,感到有些愧疚,一个个如同犯了错误的孩子,低头随梁海星进入办公楼。上访的民工被梁海星请进局里吃午餐,看热闹的市民也就失去了兴趣,渐渐离去,拥堵的街道恢复了畅通。

    望着上访民工狼吞虎咽般吃着包子,梁海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经历,不免有些心酸,就拿起包子,坐在上访民工中间,与其共进午餐。当上访民工身上的汗臭味不时飘来的时候,梁海星竟然想起了此时在家劳作的父亲,目光不时的望向上访的民工,心里有种说不的滋味。

    梁海星的举动,令上访民工深受感动,尤其是听说,梁海星并非是局里正职,在正职外出的时候上访讨债,觉得有些为难梁海星。梁海星微微一笑,道:“你们也不容易,我想,如果不是手头上紧,你们也不会采取如此过激的行为。所以,我很理解你们。”

    梁海星似乎觉得有些不妥,话音刚落又补充道:“同为农村人,我个人理解你们的难处,但却十分不赞成你们的做法,你们知道这样做的影响吗?一旦传扬出去多不好啊。再说,如果你们冲动,损坏公务,那可是犯罪啊,不仅个人将受到法律制裁,还将连累孩子,由同情者,变为了唾弃者,得不偿失。”

    受到了梁海星的现实教育,上访民工不再说什么,低头吃着包子。突然间,不知哪位上访民工对梁海星道:“梁局长你家也是农村的?”梁海星点了点头,微微一笑。另一上访民工似乎不相信,将梁海星仔细打量了一番,摇了摇头,道:“你看人家梁局长细皮嫩肉,像个白面书生,一看就是城里长大的,根本不了解咱乡下人的苦楚。”

    梁海星一听,不由的大笑起来,放下手中的包子,道:“对任何一个学子来说,考上大学都是一件极为高兴的事。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一毕业就成了国家干部。刚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不料,我父亲却为高额的学费犯了难,蹲在地上抽起了闷烟。”接着,梁海星向上访民工讲述了因凑不齐大学学费,而使父母而犯愁的故事。

    “那时的农村还比较落后,家家都不富裕,好不容易向亲戚朋友借了点钱,但仍车水杯薪。母亲想起数年前,我父亲曾在砖窑厂干过活,窑厂还欠着父亲的工钱没还,就让我父亲去找窑厂主,和人家好好的说说,先支出点钱来给娃子交上学费。我父亲无奈的对我母亲讲,他已找过窑厂厂主,人家说,现在窑厂堆了那么多的砖瓦卖不出去,哪有钱支付工钱啊。人家还说,实在不行,就让我父亲把欠的工钱,换算成砖瓦拉回家,自己卖了顶工钱。我父亲也打听到了几个盖房子需要买砖瓦的朋友,除了人家嫌窑厂的砖瓦质量不好,就是嫌欠我父亲的砖瓦数量较少,不够盖房用。没有办法,我父亲只好丢下农活,天天到窑厂讨债。尤其是随着开学临近,学费还没着落,父亲嘴上急出了泡。也许我父亲的举动感动了对方,或是好话说尽,总算从砖窑场支了几百元,加上乡亲的赞助,总算凑够我上学的学费。然而,尽管如此,没想到,窑场却让我父亲在收条上签了双倍的工钱,为此家里损失了一头肥猪钱。而我母亲却仍觉得值得。否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父亲的工钱。孩子上学事大。”

    正在众人分享着梁海星上大学前的悲欢时,突然,传来一上访民工啜泣声。众人寻声望去,见一上访民工放下手里的包子,如同孩子般痛哭了起来,众人不解,就上前探个究竟。那上访民工哭诉道:“我的孩子也要开学了,也等着交学费呢。我还想等领了工钱,顺便给孩子换件新衣服。”民工的话语深深刺痛了梁海星的心。

    见梁海星有所动心,那上访民工就又哭诉道:“梁局长,你们吃公家饭的月月开工资,手里的钱肯定比我们活泛。如果你们局里实在没有钱,梁局长我先借你点钱,救救急行吗?等将来上级把钱拨下来,你从我的工钱里双倍扣除。”

    借钱还债,天经地义?然而,自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哪筹到这么多的钱款啊。那上访民工给梁海星出了道难题。虽然梁海星很理解上访民工的心情,但却爱莫能助。望着上访的民工,梁海星无奈地道:“你们知道,我家不在马山,我手头上也没有这么多钱啊。”梁海星说着将手伸进了裤兜,从里面掏出仅有的几百元,那上访民工一见,似乎看到了希望,两眼发光,急忙道:“那梁局长你先借给我好吗?”上访民工说着伸手就要去拿梁海星手里的几百元钱,不料却被另一民工制止了。另一民工几乎呵斥道:“我们是向公家讨债的,人家梁局长个人不欠我们的钱,还出钱管我们饭,我们凭什么要人家个人的钱,做人得讲良心啊。”受了同伙一番训斥,那上访民工将伸出的手缩了回来,样子极为尴尬。

    就在梁海星被眼前突发状况弄得焦头烂额茫然不知所措间,那上访民工突然跪在了梁海星面前,祈求的目光望向梁海星。望着眼前的情景,不知为什么,梁海星两眼有些发涩,泪珠不由的滴落了下来,急忙上前将那民工搀扶起来,然后朝不远处的侯晋生使了个眼色,对那上访的民工道:“让我再想想办法。”梁海星说着向会议室角落走去。

    “天晴了,老天爷开眼了,我们拿到工钱有希望了。”梁海星的身后传来上访民工的欢呼声。

    见梁海星有事要同自己商量,侯晋生悄悄的跟在了梁海星身后。

    梁海星停下脚步,望了一眼不远处上访民工那满是期待的目光,心血有些发热。梁海星转身对侯晋生征询的语气道:“老侯,眼前的状况你也看到了,看来上访的农民工真的遇到了困难,能不能先从局里的经费里挪作一部分,以解燃眉之急。”

    侯晋生一听,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那得需要多少钱啊?”

    对欠农民工装修款一事,一直由赵良负责,对相关情况,梁海星不熟悉,自然不清楚欠农民工多少钱。然而,似乎又觉得侯晋生问的有道理:不知道欠农民工多少钱,怎么从局里垫付啊?梁海星望了眼身后不远处的上访民工一眼,又对侯晋生道:“是啊,我们到底欠他们多少工钱?”

    侯晋生未加思考,便道:“大概有六七十万吧?”梁海星点了点头,道:“那就先按百分之十垫付给他们。”出乎梁海星意料的是,梁海星话一出口立即遭到了侯晋生的反对,道:“这么多钱啊?是不是要请示一下赵局长?”

    梁海星一听,有些不高兴,但似乎又觉得侯晋生的话颇有道理,很理解作为办公室主任侯晋生此时的心情。不仅侯晋生,而且他梁海星,也没有权力决定向上访的民工支付这么多的钱。如果侯晋生同意了自己的意见,一旦赵良回到局里后,侯晋生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梁海星似乎感到自己的意见有些冒失,就道:“赵局长现在不是联系不上吗?”

    侯晋生似乎看出了梁海星的心思,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有些欠妥,就微微一笑,道:“梁局长你别光听他们说,这帮人不值得可怜,为了讨到钱,他们什么办法都会使出来。我听局里的老同志讲,当初为了揽到活,局里提什么要求和条件,他们都答应,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他们干活可以,但工钱不一定什么时候兑现,什么时候市里把钱拨下来,才能发给他们,到现在市里也没有把钱拨给我们,他们就沉不住气了,天天来闹。梁局长你还掏自己的腰包管他们包子吃,是他们太不仁义了。”梁海星似乎并不赞同侯晋生的说法,就淡然道:“我也是农村孩子,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再说,人家要回本属于自己的工钱,有什么不对?反而是我们不应该以各种理由,用不负责任的说辞去搪塞人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这里面有我们的父母,或是兄妹呢,那我们还会无动于衷吗?人心都是肉长的。”

    突然间,梁海星似乎想起了什么,话音刚落便转身掏出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