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书迷正在阅读:纨绔毒医、天庭清洁工、实景红包大抽取、黄金召唤师、攻下一片江山(GB女攻)、太平记、天官、大明才子风云录、隋末我为王、萌萌小甜夫:腹黑竹马不好惹
或许,孙仕旭此去,以及将来自己也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康子来说,在这世上,亲人也就唯有丈夫和孩子了,能与他们在一起,是她此生最为期盼的“奢求”了。 四月初八。 承明天皇忽染恶疾,卧榻不起。 东瀛百官齐聚京都为天皇祈福。 唐招提寺住持迦和和尚特地赶来,为承明天皇做起了法事。 初九,病榻上的承明天皇下旨,立次子丰臣秀为太子。 三日后,四月十一日,承明天皇终究药石无灵,驾崩了。 当天,在虾夷部统领和驻东瀛军都督的全力拥戴下,年尽八岁的丰臣秀继位,并向宗主国明国派遣使者禀报噩耗,并请求册封。 正当东瀛京都沉浸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中时,一艘小船向外海驶去。 远远的外海上,明国舰队正停泊着恭候它的到来。 水师提督彭晓奉百里无忌之命,迎接孙仕旭归国。 这些年来,从东瀛源源不断地将金、银运回明国,再将从明国淘汰下来的铜、铁制钱运往东瀛,最重要的是明国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东瀛。 以至于东瀛国内,已经很少再有金银等贵金属,泛滥的都是铜、铁钱币,市面上充塞的大部分是明国制造的商品,如丝绸制品、番薯制品、铜铁制品还有酒类。 这些成就与孙仕旭的极力配合是分不开的,如果要论起孙仕旭对明国的功劳,整个明国中,除了百里无忌,也就彭晓最为清楚了。 每年有多少物资运回明国,都向东瀛输入了多少商品。彭晓自然一清二楚。 与彭晓会合的孙仕旭心中兴奋地狂呼,他终于可以回到中原了,可以见到他的父亲和他的儿子。可以见到子青了。 从东瀛到金陵府港口的路程是漫长的,孙仕旭天天站在舰首向西瞭望。每次遇到迎面而来的明国通商船队,他都会用力地向对方挥手。 彭晓看着不自禁地笑着,他理解孙仕旭此刻的心情,当年,就是彭晓将孙仕旭和徐守仁二人送上了虾夷岛,如今又是他亲自将其迎接回国。 当初孙仕旭二人前往东瀛时,还是楚国,而现在。却已经是明国,举世无双的明国,囊括了整个天下的明国。 这种傲视天下的心情,无论是谁都会心胸激荡,不可抑止。 彭晓的心中也为孙仕旭高兴着。 但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舰队向明国驶去的时候,令人遗憾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人终究不能胜天,岁月的齿轮无情地捻过,无论是贵族还是走卒,都无法逃脱。 四月十八日。金陵府。 孙光宪在早朝时突然昏倒。 百里无忌此时正在训导十岁的百里靖北,这小子完全不象他的姐姐文静娴熟,也许是百里无忌仅他一子。二后二妃个个宠溺于他,由此变得非常任性。 今天,他竟然在百里无忌御书房的砚台中撒尿,被正好进来的百里无忌逮了个正着。 于是,一顿胖揍就要开始了。 也正在此时,孙光宪昏倒的消息传来。 自从明国转入内政休养生息后,百里无忌已经将政事完全交于徐世铭三相,自己当个甩手掌柜,天天悠然自得地在宫中陪着二后二妃和孩子消磨时光。 所以。现在明国的早朝是没有皇帝参与的,甚至早朝不在正殿中。而在中书省。 只要不是三相意见无法统一的政令,都可以经三相共同用印而颁布。这是百里无忌想到唯一能让自己“偷懒”的方法。 当百里无忌闻听孙光宪昏倒的消息,抛下百里靖北,赶紧令近侍通知太医署派人救治,同时摆驾中书省。 百里无忌本以为孙光宪只是劳累过度,完全没有预料到人与人的诀别来得这么突然,来得这么不可抗拒。 经太医令会同数个太医诊断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孙光宪年岁已大,到了枯竭的地步。 意思相当明白,那就是药石无用。 百里无忌心中那个急啊,孙仕旭已经启程,就在路上,孙光宪此时如果病故,那叫百里无忌如何向孙仕旭交待? 何况自己又亲口承诺,让孙光宪一定能再见着儿子,这眼看着承诺就要兑现,却一下子功败垂成。 百里无忌看着晕迷中的孙光宪,那一脸的憔悴和满头的白发,让百里无忌心中涌起了内疚之意,自己为了“偷懒”,将所有政事压在了徐世铭、孙光宪、冯道的身上,也许正因为如此,孙光宪才因劳累而缩短了他本应更长的寿命。 百里无忌一面令太医使用最好的药材,尽量挽留孙光宪的寿命。一面令金陵府港口派出舰船向东传令彭晓以最好速度返回。 当天晚上,孙光宪醒了。 一直守候在侧的百里无忌、徐世铭等人赶紧上前。 不想,孙光宪微微举手相拒。 孙光宪轻声说道:“皇上,请屏退左右,臣有话要奏。” 百里无忌连忙让徐世铭将所有人清退,只留下太医令等人在室外相候。 当百里无忌走到床榻前时,孙光宪的精神开始好转。 孙光宪微微露出一丝笑容,说道:“皇上要失言了。” 百里无忌心中一震,他自然知道孙光宪此话所指的是什么。 百里无忌赶忙出言安慰道:“孙相宽心,元之正在归国海上,不日即可回来,还请孙相千万保重身体。” 孙光宪摇摇头道:“皇上不必太在意,臣并无责怪的意思。见与不见,全凭天意,臣知道,恐怕是见不到了。” 百里无忌心中一疼,正待劝慰。 孙光宪却阻止道:“皇上不必再劝,臣的身体臣自己知道。臣还有未尽心愿要对皇上禀奏。” 百里无忌心知,也许这就是孙光宪最后向自己陈述的遗言了,百里无忌哽咽道:“孙相请说,朕听就是了。” 孙光宪将脸回转,仰脸向天,思忖道:“臣留皇上想禀奏之事有二,一是公事,皇上出身南平,蛰伏于巴东,崛起于庆州,臣一路看得仔细。如今明国已经威布天下,只要皇上坚持原有的政略,以贫民百姓挟制豪族公卿,再以豪族公卿统治贫民百姓,想来明国传承数百年不成问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