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1850再造中华在线阅读 - 第411章 兵临城下

第411章 兵临城下

    杨烜起兵造反时,选择以两广为根据地。就当时的情势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两广北有五岭,南有海洋,自成一片天地。这样的地形易守难攻,适合孕育新生的割据政权。但再往后,当新生政权发展壮大之后,这样的地形反而不利于扩张。

    在晚清以前的历史上,在农业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大背景下,以两广为根据地的割据政权,从来都是偏安一隅,鲜有成就大业者。

    晚清之后,国民革命军以广东为根据地,誓师北伐,取得了成功,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那时已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广东已经建有粤汉铁路、湘桂铁路,可以轻松突破五岭的地理障碍。

    对于杨烜来说,这并不具有参考性。没有铁路,灵渠又尚未建成,革命军就不能快速地调动军队、补充军械给养。从两广北上湖南、江西,也就缺乏可行性。

    可资参考的,是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表现。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1842年,期间英军动员了25艘战舰、15艘蒸汽舰船、60艘运输船,另有医院船、测量船、侦察船、补给船等。

    得益于强大的海上力量,英军从万里之外远征满清,先克广州,然后走海路北上,在厦门、定海、宁波、上海、镇江等沿江沿海重镇都有战斗,一路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而英军的总兵力,战争爆发时才四千人左右,战争中增加到七千人。战争末期,为逼迫满清投降,英军增兵至两万人。

    越国海陆军总人数已经接近十五万人,远远超过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投入的兵力。除去散布各地的守备兵力外,革命军可动员至少十万人北上作战。

    越国海军实力不如英军,却也能够模仿英军,走海路直趋天京。但从福建到天京,需跨越东海、黄海,再溯长江而上,足有数千里水路。

    革命军征服越南、台湾,都曾动用海军跨海作战,但实际作战距离不远,都在一千里以内。

    这次作战,显然将比征越、征台更为复杂,持续时间更长。为慎重起见,根据杨烜的指示,革命军总司令部提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北伐作战方案:先易后难,先东后西,直至占有东南各省。

    革命军北上,主要将遇到三股敌人,根据力量强弱,由高到低为湘军、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太平军。

    太平军遭遇信仰危机,必将发生分化。据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太平军将归顺革命军,最多有三分之一的太平军有可能激烈抵抗太平军。

    因此,革命军的主要敌人为清军江南江北大营、湘军。

    江南江北大营弱于湘军,配置在天京以东,将成为革命军的优先打击对象。

    北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作战。

    第一阶段,从福建北上浙江、江苏,重点打击清军江南、江北大营,至夺取天京为止。

    第一阶段作战,称之为东路军作战。以陆军司令陈虹为统帅,由陆军第一步兵师、第四步兵师,海军南洋舰队、陆战队编成,配属炮兵、骑兵、工兵等兵种力量,总兵力约六万人。

    杨烜将御驾亲征,随东路军行动。近卫师则负责护卫杨烜,兼任总预备队,约有一万人。

    夺取天京后,将进入第二阶段作战。

    第二阶段作战,主力仍为东路军。主要是彻底占领天京,扫清江苏、浙江境内的敌人,将福建、浙江、江苏连成一片。

    第三阶段作战,西路军亦将参战。以海军少将罗大纲为统帅,由陆军第三步兵师、海军内江舰队编成,配属炮兵、骑兵、工兵等兵种力量,总兵力约三万五千人。

    西路军将在广西桂林集结,溯漓江,通过灵渠转入湘江,进入湖南。

    根据灵渠施工进度,西路军至少到1855年1月方能动身北上。

    届时,东路军将从天京发动西征,西路军将从广西北上湖南,最终夺取天京上游的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省,夺取整个东南。

    这一次作战,需跨越整个长江以南,战争的强度和烈度将超越革命军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革命军总参谋长冯可钦亲自捉刀,对作战计划进行了大量的推演、修订。

    杨烜对这份作战计划总体同意,但要求海军立即派出一支轻型舰队,直抵天京城下。

    此举目的不在于夺取天京,而是要激化洪秀全与韦昌辉的矛盾。

    历史上,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事变极为血腥,天王洪秀全先利用北王韦昌辉,诛杀了东王杨秀清。韦昌辉滥杀无辜,受到翼王石达开的指责,一怒之下杀了石达开的全家。

    石达开侥幸逃脱,立即起兵讨伐韦昌辉。韦昌辉丧心病狂,发兵进攻天王府,逼迫洪秀全下诏诛杀石达开。

    天王府顶住了韦昌辉的进攻,而石达开的大军也开到了天京城下,韦昌辉陷入众叛亲离的地步。

    洪秀全再度借刀杀人,令燕王秦日纲诛杀韦昌辉,把韦昌辉的人头送给石达开。

    石达开不肯退兵,逼迫洪秀全诛杀秦日纲,以及天京事变的罪魁祸首、佐天侯陈承瑢。

    洪秀全只得照办,却也对石达开极为猜忌。日后,石达开在天京难以立足,只得率部脱离太平天国,最终陨身四川大渡河畔。

    天京事变,不仅死了杨秀清,以及东殿的两万**羽。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都死于事变。当时,王胡以晄又在安徽病死。

    金田起义时的首义六王,包括后面加封的燕王、王,死得死,走的走,最后只剩洪秀全一人,既做天王,又做军师。

    现在,天京事变如期爆发。它是太平天国的悲剧,却是杨烜趁机建号称帝的契机。

    问题的关键是,要置洪秀全于死地。洪秀全虽然久不掌权,却牢牢掌握着神权,是拜上帝会的精神领袖,在太平天国军民心目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只要洪秀全活着,就能煽动狂热的太平天国军民,杨烜就难以顺利接管太平天国的地盘。

    机会稍纵即逝,杨烜决定派海军千里奔袭,直扑天京。

    10月10日,距离天京事变爆发仅过了一个月。南洋舰队司令李锐率领四艘蒸汽战舰、四艘铁甲炮艇,从福州出发前往天京。

    15日,舰队抵达吴凇口。清军在此驻有一镇水师,即为江南绿营苏松镇。

    清朝原有江南省,大致范围为明朝的南直隶,包括现在的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后来,因江南省经济过于强大,特将江南省析分为安徽、江苏两省。

    但绿营在江南省的军制仍然保留了下来,即贯穿清朝始终的江南提督。江南绿营苏松镇包括本标三营、川沙、吴淞各营,防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地位至关重要。

    然而,江南水师比广东水师、福建水师还要孱弱,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笑话。

    史载,同治年间,上峰传下命令,让江南水师出海打击海盗。水师官兵惊恐不安,连夜将自家的战船烧毁、凿沉,第二天上报说船只损坏无法出海。上峰听后,明知江南水师怯战,却也只好作罢。

    江南水师正是清朝水师力量的一个缩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水师战船折扣大半。战后,清廷财政拮据,无力重建水师。代之而起的,是湘军水师和广东红单船武装。

    清军江南水师所倚重的,正是红单船武装。太平军占据天京第二年,清军便从广东雇来了红单船,交由水师军官指挥,对太平军颇具威胁。

    历史上,红单船武装先后在福建、江苏、安徽等省与太平军作战,击毁太平军船只以千计,杀伤太平军以万计,夺获军火、粮食等物资数量惊人,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但由于他们并非正规军,陷入了与湘军一样的窘境:需要自筹军饷。红单船武装除在广东协饷以外,在长江流域私设关卡,抽收厘金自给,甚至与太平军贸易自肥。

    曾国藩回护湘军水师,自然就要打击红单船武装。日后,他便以红单船武装“抢劫商旅、杀害民众、虚报战功、勾通太平军”为由,陆续将其解散。

    革命军南洋舰队官兵大多是广东人,与红单船上的船夫算是同乡。所以,情报局特工很早就把红单船武装渗透得千疮百孔。

    南洋舰队路过吴淞口时,红单船武装不敢抵抗,对着空气放空炮。革命军要赶路,也懒得搭理他们,经吴淞口溯江而上,一路畅行无阻抵达镇江。

    镇江已是太平军的地盘,也是一座江防重镇。好在镇江守将名叫陈桂棠,是个东殿大将。

    革命军打着“为东王报仇”的旗号,陈桂棠也不拦阻,甚至还向南洋舰队赠送了蔬菜、燃煤等补给品。

    18日,南洋舰队抵达天京下关江面。

    此刻,韦昌辉与洪秀全已经势同水火。韦昌辉要洪秀全下令,让太平军讨伐革命军。洪秀全拒不下令,反而试图拉笼秦日纲,密旨秦日纲诛杀韦昌辉。

    韦昌辉当机立断,把秦日纲调出天京,令他迎战革命军。秦日纲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乘机溜出天京。

    清军也觉察出了异样,试图重建江南、江北大营,主动向太平军发起挑战。

    秦日纲自知在天京事变中罪孽深重,企图戴罪立功,转而与清军作战,颇为奋勇。

    南洋舰队逼临天京,公开宣布要为东王报仇,要求洪秀全诛杀韦昌辉。

    山雨欲来,古老的天京城内,又将迎来一场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