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横刀十六国在线阅读 - 横刀十六国 第515节

横刀十六国 第515节

    李跃对有才能之人趋之若鹜,多多益善。

    “小僧年少时,一心一意想着做官,如今终于得偿夙愿,为报答陛下之厚恩,小僧必在治内弘扬佛法,教化万民,陛下以为如何?”乐尊反将了李跃一军,直接把天聊死了。

    “哈哈哈,大和尚果然高人也。”李跃知道他心意,也就不再劝了。

    乐尊话锋一转,“不过小僧倒是有一人推荐,不知陛下敢不敢用。”

    “还有朕不敢用之人?”李跃好奇起来。

    能得乐尊推荐之人,肯定不是凡夫俗子。

    “带他来觐见陛下。”乐尊朝身后从人道。

    过不多时,一个身材瘦弱走路都不稳的人被带了过来,年纪不大,二十几岁的样子,看长相就知道不是中原人,一头的发茬子,应该是个僧人。

    “此人精通佛法,陛下欲整肃沙门,使之为朝廷所用,非此人不可。”乐尊郑重其事。

    李跃上下打量这人,实在看不出这人有这么大的本事。

    “你叫什么名字?”李跃担心他听不懂,想要别人翻译一下。

    不过他却抬起头淡淡道:“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李跃隐隐听过这个名字,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就是根据这个人的名字改的,在沙门有非常重要地位。

    乐尊双手合十,“此人乃天竺望族,七岁出家,初学小乘,后到罽宾、沙勒,遇到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博读大小乘经论,年纪虽轻,早已名闻西域诸国,为吕将军所擒,送至此地,此人归大梁,则西域人心亦归大梁,小僧与之相比,如腐萤之比皓月也。”

    出家人不打诳语,乐尊有什么说什么,绝不会妄语,也没这个必要。

    “大和尚言重了,小僧不通世务,只通佛法而已,陛下既已平定西域,只需宽仁戒杀,西域人心自归大梁。”

    鸠摩罗什一口纯正的凉州腔,声音和缓,令人如沐春风。

    西域的表面框架搭建起来了,内核却没有。

    正差沙门这条纽带。

    波斯人杀入天竺,精通佛法的天竺人心甘情愿的成为下种姓,说明佛法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波斯人的这一套,以后可以用到河中、草原,乃至其他被征服的土地。

    “大善,朕就在姑臧兴建大兴寺,以奉佛法,翻译佛经,安抚西域万民。”李跃想将姑臧打造成西域佛门的圣地,加强对西域控制。

    中土就算了,不提倡,不鼓励,冷处理。

    “陛下弘扬佛法,大梁必将国祚绵长。”鸠摩罗什目光落在李跃脸上,深邃而干净。

    “借阁下之吉言。”

    第六百八十八章 回

    留在西域都护府的黑云军一共一万四千人。

    龟兹一万,高昌三千,海头城一千。

    愿意留下的,就在当地分田,不愿留下的,三年后回返洛阳。

    西域都护府能调动的人马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豪强部曲组成的镇军,也能凑出一万人左右。

    遇上大战,西域都护府控制的几万青壮奴隶,能临时凑合,西域诸国也有义务出兵协助,此外凉州还有魏山的一万黑云军。

    有这些兵力在,天山以南固若金汤。

    慕容垂五千人马就能杀的数万龟兹军鸡飞狗跳,张蚝、吕光五千骑能纵横天山以北。

    放眼西面,有资格挑战一万四千黑云精锐的国家机会没有。

    加上慕容垂、魏山、刘牢之、诸葛侃等大将在,李跃可以放心的返回洛阳。

    蚕食整个西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必急于一时。

    西域都护府一设置,等于天山南北、葱岭东西都在“都护”的范围之内。

    李跃心中暗赞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大梁不是来占领西域的,而是来保护西域诸国的,从大义上站住了脚。

    不过西汉的西域都护府秩比二千石,行政级别只相当于一个郡,无法掌控这么大的局面。

    东汉魏晋的西域长史府,则干脆挂在凉州刺史部下面。

    能看出魏晋其实都不怎么看中西域。

    李跃提升行政级别,由朝廷直辖,地位略高于国内州,军权归慕容垂,怎么打,向哪儿打是他的事,政权、财权、任免权则归朝廷。

    让西域都护府有一定的军事自主权,又不至于脱离朝廷掌控。

    现在一切都还在草创阶段,未来还会设置鸿胪司、校事府,填补各种官吏进来。

    对慕容垂,李跃绝对放心。

    其一,他是辽东鲜卑慕容部,在西域这片地没有任何根基,凉州多鲜卑,部族多如牛毛,都只是顶着一个鲜卑的名头而已,对内的认同还比不上匈奴。

    其二,也正因为他是辽东鲜卑出身,与凉州当地士族豪强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没有当地士族豪强的支持,即便起兵也很难成事。

    慕容垂现在四十左右,李跃准备五六年后,就将他调回洛阳。

    梁军中名将如云,虽然比慕容垂差一些,但对付西域诸国足够了。

    给龟兹下了一道嘉勉的诏令,便正式踏上回返关东的路途,李跃现在知道凉州为何取一个“凉”字。

    虽然冰雪消融,但依旧寒风如刀。

    李跃寻思着,既然拿下西域,就可以种植棉花了,未来还要挥兵向漠北、海东、葱岭以西,没有保暖作物肯定不行。

    皮货不是每个人都穿得起的。

    这年头有钱人家才用得起柳絮制成的被褥。

    御寒可以成为太学的一个课题,李跃出题目,他们拿出成果。

    每年十几万的钱粮投下去,总要看到些水花才是。

    秦汉时,棉花就已经从天竺传入岭南地区,只是用来织布,岭南也没有御寒的需求。

    现在的西域已经出现棉花,但西域粮食都不够吃,耕地有限,无法大规模种植。

    历史上棉花真正大规模推行开来,还是洪武大帝强制百姓种植,棉花才大规模应用。

    既然朱洪武能弄,李跃这个洪兴皇帝也能弄。

    这玩意儿没什么技术难度,选育良种,一道诏令的事。

    如今天下地广人稀,天山以北就是最合适最理想的棉花种植地,日照充足,水土肥沃,为了棉花,李跃也要吞下七河流域。

    现阶段,只能在关中小规模试种。

    以后太学不能埋头搞学问,整天之乎者也,必须理论实际相结合,将精力投入到实用技术当中,地理发现,搜寻新作物等等,都要跟上大梁扩张的节奏。

    不然就会像西晋一样,国家精英整日清谈玄学,附庸风雅,脱离实际,以至于在胡人的屠刀下手无缚鸡之力。

    快马向东,八九日便返回姑臧,牧监的人早已备好新马。

    将士们换了马,休整一日,吃了两顿肉,便再度启程,几日间就踏入关中。

    此时已是四月,关中春意盎然,没凉州那么寒冷。

    田野间人头攒动,到处都是耕种的奴隶和农夫。

    不过并不是一片祥和,田间地头,有仆役提刀挎弓,全神戒备,阡陌间,不时有骑兵巡逻。

    王猛以猛药治理关中,关中快速恢复生机。

    但诸族混杂,仍旧野性难驯,防备是必要的,没有个一二十年两代人的消磨,互相之间的仇恨与隔阂难以消弭。

    至长安地界,王猛、周牵率一众雍州官吏前来迎接。

    王猛身形瘦削,鬓间竟多了一层霜白,周牵面色黧黑,形如老农。

    “陛下扫平西域,堪比两汉也!”王猛拱手。

    周牵亦行礼。

    “你王景略什么时候也学会阿谀奉承了?”李跃大笑下马。

    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西域只啃下半个,江南还未统一,北边拓跋什翼健上蹿下跳。

    关键国中百姓如今也就刚刚脱离饥寒交迫,勉强吃上饭而已,远未达到两汉的高度。

    王猛亦大笑。

    周牵却感伤起来,“一别经年,陛下风采依旧,可喜可贺,臣却垂垂老矣。”

    大梁哪里饥寒交迫,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艰苦的地方,能不耗精力吗?

    不过周牵虽在朝堂上存在感不强,却在民间有极高声望,两淮、辽东百姓纷纷呼其为阿父,“生我者父母,活我者,阿父也。”

    “谁说你垂垂老矣,依朕看,正值壮年!”

    周牵常年务农,风吹日晒,面相显老,实则身体壮实,气色也不错。

    与王猛站在一起,一个仿佛弱不禁风,一个稳如磐石。

    李跃挽起二人的手,心中一阵感慨,二人都是勤勉奉公之人,家中不置产业,除了嫡子接掌衣钵,其他几个儿子各奔前程,有才能的从政从军,无才者,在家务农,老老实实过日子。

    士族虽然逐渐腐烂,但士人却没有,历史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品行高洁之人。

    王猛得罪的人多,子孙低调一些也是好事,以免成为别人攻讦的对象。

    周牵黑云勋旧,越是低调,就越是走的长远。

    第六百八十九章 议

    李俭与常炜将国中打理的井井有条,李跃也就不忙着回去。

    在长安小住了几日,时而与王猛、周牵小酌,时而旁观两人处理政务,时而纵论天下形势,古今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