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在线阅读 - 第167章

第167章

    我听见自己急而乱的心跳声,听久了,好像整个人都变得错乱。

    安史之乱跨越八个年头,几乎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投降的时间一样长。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事变起于我的家乡,如今的这场战乱也是。

    永定永定,何曾永定!

    这是天宝十四载的冬至夜,渔阳鼙鼓,动地而来。[3]

    在这个冬至,我为我在21世纪的家乡而哀痛,也为我在8世纪的亲人和爱人而哀痛。

    我负了谁,谁又负了我?我听见过谁的笑,谁又听见过谁的哭?谁在歌唱,谁在遗忘?哪一颗流星已经坠落,哪里的花朵依然芬芳?

    今夜过去,这些都将不再重要。

    我抱住王维的腰,用力亲上了他的嘴唇。

    ——蠢作者的话:

    这些天心情非常沉重,后面的很多章节已经写好了,唯独这一章卡了很多天。为这个时世感到悲痛,根本没有办法写好,写这一章哭了好几次。我希望2020年大家都好,都平安健康,真的。抱抱你们。

    注释:

    [1]有唐一代,元日和冬至的假期都是七天,节前三天,节后三天。见丁兆倩《唐代官员的休沐制度初探》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2]实际上,单摆运动的周期并不只取决于摆长。高中物理课本讨论过,单摆只有在小角度的时候可以视为做简谐运动,所以这里我需要指出周期“几乎”相同,而不是完全相同。感兴趣的话,可以看这个推导过程。

    [3]安禄山起兵,是在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皇帝终于确信安禄山谋反,是在庚午日。查询台湾中研院两千年中西历转换网站可知,庚午日,正好是那一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公历12月22日,冬至。所以我选择这一天作为主角得知安禄山反叛的日子。这真是个带有宿命色彩的巧合,不是吗?

    第89章 笳声万里动燕山(伯禽)

    父亲李白喜爱游历,亲友无不知晓。伯禽随他到过一些地方,但来幽州还是第一次——更何况,还是受人挟持而来。

    幽州乱起,父亲远在金陵,担心伯禽所在的东鲁受到战火波及,托了一位姓武的友人来接他和天然。孰料那位友人刚寻到他家,便有两名胡人武士闯了进来,不由分说将他们带走。

    他们将伯禽兄弟俩带到了北方。

    河北大部分郡县早在安禄山起兵之初,就已纷纷归顺。因此,经过这些郡县时,伯禽看到的,反而是一片几乎算得上平和的景象,心中的惊疑越来越重。天然年纪还小,不懂得害怕,睁着眼睛四处乱看,又悄声说:“大哥,这里比东鲁繁华哩。”

    父亲写过“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伯禽到达蓟县时是正月,虽然寒冷,却没有见到轩辕台上的飞雪。

    他们被安顿在一处馆舍里。直到下午,才有一个纤细的身影打起帘子,走进门来。

    “你们是初次来幽州。”女子语气笃定。

    女子肌肤雪白,眼窝微陷,典型的胡女容貌。这种相貌并不耐老,她眼角有些浅淡的纹路,年纪显然已经不小了。但岁月未能钝化她的气韵:她的容貌,想必在盛年时极为艳丽,此刻也还是很有几分凌厉。

    伯禽张了张口,想要质问这个女子,却只低声答道:“是。”

    他胆子向来不大,虽然被带到幽州的途中没受伤害,但如今深入贼兵的后方,怎么可能不害怕?况且他一路操心幼弟,只怕天然说出什么话来,惹恼了那两个武士。

    听到他的“是”字,女子扑哧笑了,打量了他几眼,摇头道:“不一样,不一样!”又伸手去拉天然:“我带你们走马。”

    伯禽望着女子的笑容,心头忽然闪过一丝似曾相识的奇特感觉。

    他……见过这个女子吗?

    “走马?我要去,我要去!”天然眼睛一亮,叫了起来。

    女子压根没给伯禽回绝的余地。她叫来两名武士,分别带着二人,骑马出了城。

    原野上白雪皑皑,更显广阔。天边几缕流云,慢悠悠地从山后流过,蜿蜒雄壮的山峦在冬日冷冽的阳光中,分外有一种雄浑气派。

    “那就是燕山。”女子扬鞭一指。

    她说话时,正有一缕笳声,远远地响起。笳声粗犷,调子大开大合,倒也应了这天高地广的景象。

    天然眨了眨眼:“燕山?”

    “大燕的‘燕’。”女子道。

    伯禽刚才坐在武士的后面,被马儿颠得头晕,大腿内侧也有些疼痛。他皱了皱眉,道:“不及泰山高峻。”

    “大燕”是安禄山自定的国号。

    而泰山则是历代帝王——也包括当今大唐天子——封禅之地。

    女子笑道:“仅以高峻而论,泰山未必及得上燕山。只是,泰山四周齐鲁大地皆是平原,泰山在一片原野之中拔地而起,世人便以东岳为尊贵高拔,也是应有之义。”

    伯禽沉默了一会。他总觉得,女子话中还有其他的意味。

    女子说得兴起,继续道:“贤尊曾写诗道:‘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又道:‘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的高峻,也胜于泰山多矣,只是僻处蜀中,外人无缘一见罢了。若孔子生于蜀中……”

    “那么孔子便不是登泰山,而是‘登峨眉而小天下’了?”伯禽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