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历史小说 - 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在线阅读 - 第392章

第392章

    而云祯在云家小辈中,能力出类拔萃,所以云长观出来办事总喜欢带着他。

    眼下见他惶恐不安,又望着离开龙海提举司便恢复傲气的顾瑾,心中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

    面对宋明,本家侄子是真的有被吓到,而顾瑾却只是假装……

    云长观随口“嗯”了声,他转头看向顾瑾:“顾宗主,你觉得宋……”

    他话没有说完又及时收了回去。

    现在离龙海提举司不远,虽然满腹疑惑,但现在也不是商议的最佳时期。

    云长观说话说一半,顾瑾却并没有追问。

    都是人精,有些事不必明言。

    宋明有问题,想来他也察觉到了。

    不过,现在顾瑾暂时没有心思仔细琢磨,她现在只想赶紧回家,查阅文书内容。

    几人心里有事,都不再说话,就在他们闷着头赶路的时候,一个异族人忽然拦住了他们。

    “各位熊涛,侵闻您们港港是从龙孩递具司去来都吗?”

    他虽然说的是周国官话,但吐字不清,顾瑾一时没有听懂。

    云长观自然也没有听懂。

    云祯皱着眉回应:“你说什么,我们听不懂,请你不要拦住我们的路,请让开。”

    那异族人还是伸手拦着:“熊涛,在下伊利哈木,侵闻您港港是从龙孩递具司去来都吗?”

    他说话时,罗五谷一直在打量。

    奇怪。

    这人好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想起来了,那日在东城,进城的时候,他和严师弟走在一起,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异族人,严师弟当时好奇,还盯着别人看。

    就是他。

    “师父,我们在东城时,见到的是他吗?”

    顾瑾点点头:“是他。”

    罗五谷有点疑惑了。

    明明京都那么大,为什么在东城只见过一面的人,却能再次相遇?

    云祯又一次被人拦住,有些生气了。

    “你到底在说什么?说了我们听不懂,再不让开的话,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伊利哈木听到对方呵斥,面色有点囧意:“熊涛,憋省起……”

    他一边说话,一边四处张望。

    终于,他见到了刚刚去上茅厕的哥哥。

    情急之下,他用母语赶紧打招呼让哥哥过来。

    伊利亚特听到呼喊,连忙飞奔。

    真是的。

    守了那么久也没见他们出来,怎么偏偏去上茅房时就来了呢?

    “各位兄台,有礼了,在下伊利亚特,他是我的弟弟伊利哈木,我们来自姜辛城。”

    听到姜辛城,顾瑾心中一动。

    舆图上的那只雨燕,位置正好是姜辛城。

    等等。

    舅舅昨日在龙海提举司蹲守,见到有几个人异族人兴高采烈进去,但愁眉苦脸出来,不会就是他们吧?

    他们又在东城出现过,而在东城出现,就意味着这一行人必须通过李子山和阳月州城。

    异族人出现在中原的可不多。

    阳月州!

    娘亲在阳月州城遇见的卖羊肉的人,不会也是他们吧?

    阳月州城卖羊肉的——东城路人——龙海提举司……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相遇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循着皇帝给出的线索,才凑到了一起。

    云祯见对方笑脸相迎,也不好失了礼数,忙拱手抱拳:“在下云祯,不知两位无故拦住我们,是有什么事吗?”

    伊利亚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确实有要事相商,前方就是听雨茶馆,不知几位兄台可否给个薄脸?”

    云祯眉头紧锁:“抱歉,我们也有事在身,没有时间,烦请两位让让。”

    真有意思,莫名其妙在大街上拦住人,自报家门就想请人喝茶,鬼知道你们打的什么鬼主意?

    伊利亚特自然知道自己的请求过于唐突,但他实在太着急了。

    姜辛城离京城有六千多里,他们一路走来,可费了不少功夫。

    不过,只要想到能得到那一线生机,所有人都咬紧牙关艰难前行,而他们在智者的带领下,也终于来到京城。

    只可惜,智者一路操劳,刚到京城就病倒,昏睡不醒。

    无奈之下,伊利亚特只能自己带着族人前往龙海提举司,然后得到了一张文书。

    文书上的内容写得很详细,但上面却没有进入藏身之地的具体时间……

    伊利亚特真的急了。

    他们族中的智者病倒后,队伍中再也没有比智者更聪明的人了。

    昨日拿到文书后,伊利亚特便将全族人全部召集起来。

    但是,所有人围着文书看了一宿,也没有看出隐藏在文书中有关时间的秘密。

    伊利亚特想不到其他办法,便只能蹲守在龙海提举司。

    他要借助中原人的智慧,解开这个谜团。

    云祯再三拒绝,伊利亚特却没有退缩,继续哀求:“兄台,我们是好人,邀请你们确实是有事情商量,这样,如果你们能答应,且能帮我解决难题,我可以用粮食作为交换。”

    “粟米,我愿意出粟米交换。”

    顾瑾听到后,心中一动。

    在她的认知里,古代行军打仗最喜欢携带的便是粟米。

    粟米比大米可保存的时间要长,如果要是经过特殊加工,保质期长达七到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