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91
两人你来我往的,直下到了掌灯时分才不舍地收了棋盘,约了第二天早再战。 董珊瑚和6氏都觉得非常的有趣,抿了嘴笑,由着姜宪和郑缄下棋,两个人带了群孩子或是去捉鱼,或是去划船,或是在在草地上鞠蹴。 时间大家和有各的乐子,整个别院都笑意融融的,十分温馨。 转眼间就到了六月初六,6氏问姜宪:“今年我们要不要带着孩子去庙里看晒佛经?” 六月六是晾衣的好时节,寺院里通常都会把佛经拿出来晒。宽敞的广场上满是在风中烈烈作响的佛经,场面是非常少见也非常的壮观。 姜宪有些心动,寻思要不要和郑缄商量下,带着几个孩子去开开眼界。 谁知道阿吉却来告诉她:“靖海侯夫像上次进京样,没有先在晋安府落脚,却直接进了宫里,带着靖海侯的长子住进了坤宁宫。听说,太后娘娘想让请海侯世子给皇上做伴读。靖海侯夫人这次进京就是为了这件事。不过,孟姑姑有封密信给郡主,说的就是这件事。小的把信给郡主带过来了。”说着,从衣袖的掏出封滴了红蜡的书信来。 给赵玺当陪读?! 蔡如意是趁机摆脱靖海侯自立?还是奉了赵啸之命让长子在赵玺面前更有份量呢? 姜宪在心里思忖着,打开了孟芳苓的信。 孟芳苓在信里提醒姜宪,这次蔡如意来势凶凶,不仅给韩同心、和简王带去了大量的礼物,朝中的重臣如汪几道、李瑶等人更不惜代价,车车的往那些人家时拖东西,礼单让孟芳苓这样主持着慈宁宫日常事务的女官都觉得惊心,并道:“……总感觉赵啸要做些什么似的。可蔡如意对外却律口称赵啸的水军无倭寇可打,为了不荒废日时,就安排水军去剿水匪,收益颇丰,就全部带到了京城,送给了韩同心、简王、汪几道等人。” 姜宪看着冷哼。 有谁会嫌弃钱多咬手。 赵啸就是现了座金山,也没有和别人均平的道理。 蔡如意进京,多伴还另有图谋。 而且这件事还要从后宫着手。 不然赵啸也不会让蔡如意着手了。 姜宪写了信回去,让孟姑娘多注意蔡如意的动向。现在东西六宫,说到底还是在太皇太后的手里。 但她没等到孟芳苓的回信,就收到了孟芳苓第二封来信。 她在信中担心:“京城的粮价原本就打破了历时最高价格,可粮食还路攀升,达到了个让人啧舌,般的富商都吃不起的地步。韩同心想让简王力挺她做摄政的太后,可简王却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韩同心没有能力当皇后。 朝同心气得史牙彻齿,请了蔡定忠帮她说项。 汪几道等人根本不搭理这件事。 简王也很恼火。 姜宪知道后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韩同心想摄政,有简王和汪几道压着,是根本不可能的。 等到了六月底,孟芳苓又差人送了封信过来,说是赵啸的长子赵建童被封为三等侍卫,进宫给赵翌做了伴读。 半个月之后,江南暴雨不断,再次出现涝情。 杨俊和浙江总兵李道被弹劾。 月初,两人被罢官。 月中旬,江南漕运河段多处被雨水冲垮,漕运停渡。 黄河关中河段根本就没有修浚,如今遭运停渡,京城的粮食涨到三十两银子斗。 很多干脆就举家北迁或是南下。 古玩贬值。 很多江南的大商机趁机到京城收购古物珍玩。 董家也派了人来问姜宪,这件事做不做得? 姜宪笑道:“正当的生意,有什么做不得的?” 又不是与普通民众争利。 董家三爷高高兴兴地去了京城。 人在保宁就差人送了信回来,说京城有官员提出迁都南景。 姜宪的眼角忍不住跳了又跳,问奉命给她送信的董珊瑚:“这消息可靠吗?” 董珊瑚迟疑道:“是我三叔从个世交口中听说的,他建议我们家与其这个时候在京城收古玩,不如南下买地,恐怕获利更多!” 能和董家交往的,也都不是等闲的商贾。 这些人知道消息的重要性,通常都会花大力气去打听各种消息。就像董家样,会花很多的心思在李家身上样。 ☆、第八百九十八章 来风 迁都之事就不会是空穴来风。 至少是真有人想这么干! 不过,迁都事关重大,汪几道和李瑶应该不会这么轻易就答应才是。 姜宪在心里琢磨着,李谦那边也得了消息,正在和谢元希说这件事:“……迁都兹事体大,是谁提出来的?漕运也不是没有过因为河水枯竭或涨水而暂时停运引起京城粮价上涨的时候,从保定或是天津调些粮食暂解京城之急也就是了。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这件事要迁都的。这件事得好好查查!” 上次蔡定忠趁着西北有地动,到西安来卖爵鬻官,幕后支持者居然是苏佩文,这是让他们都没有想到的。在李谦看来,什么内阁辅臣,全都烂到根子里了。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而且他隐隐有种感觉。 觉得这件事与赵啸脱不了干系。 迁都金陵,的确是可以解决京城的生存之忧,却也让天子和朝廷远离北边,和江南的士族更为亲近了。 靖海侯府,恰恰就在闽南。 可为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皇朝,有必要这样大费周章吗? 他去看望姜宪的时候,忍不住和她说起这件事来。 姜宪的看法却和李谦不同。 她用洁白的帕子细细地擦着前几天左以明派人从京城送来的那盆建兰细细长长的叶子,头也不抬地笑道:“这你就不懂了。赵啸是皇室宗亲,别人能反,他却不能——别人反,那是揭竿而起,他反,那就是谋逆。想坐天下的人,都得谋个名正言顺,不然天下的士子怎么给你歌功颂德呢!他若真是有心谋取大宝,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让赵玺迁都金陵。到了南边,他才有用武之地啊!” 这也是她想了好几天才想明白的。 李谦之所以一时想不明白,是因为李谦不是赵啸,不是她。 他们不怕反,可反了之后的安抚却比造反本身更让人头疼。如果没有大义之旗,就算是坐在了金銮殿上,也没办法坐得稳,甚至几代之后都还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李谦没在这个上面多做纠结,他是很相信姜宪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