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番外5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了十几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政策和市场变得越来越包容和多样化。 许多国外的华侨同胞们开始拿着身家资本,回来帮祖国搞建设,带动着国家的各个方面逐步崛起。 对于这些有志之士、爱国之士,上头是大力欢迎的,从华侨手中引进外资总比被外国人掐着命脉割韭菜的强。 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旦某个华侨外商归国有投资的意向,那待遇都会直接升到很高的级别,要让对方看到祖国的诚意。 当然,如果回来的人确实是想帮忙的,那国家大力欢迎,否则若是想捣乱骗资源什么的,上头也不是吃素的,真能让人有来无回。 不过,这个时候带着大量资本回来支援建设的人大都具有十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看上国内新市场的敏锐,配合着政府有钱赚,他们态度上也是谦逊的很,不会跟利益过不去。 江秋月所在的部门有时候也会涉及到这些方面的东西,虽然她是秘书处的小领导,主要处理一些文件之类,但有时她也会被临时拉上应急。 因为她的外语不错,人长得漂亮耐看,有学历有气质,还是个有级别在身的小领导,带出去见客户那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于是在有外商过来洽谈的时候,他们领导往往喜欢把江秋月借调过去当翻译秘书,谈妥了不少的大单子。 江秋月的办公室里堆的礼品盒都快堆满了,都是内部特供的送给华侨外宾的好东西,被她随手搁在那儿堆成小山。 每次外调帮忙时,领导基本都会顺手送她一些,还有那些外商额外送的见面礼,越积越多。 好的都被她拿回家用或者收进空间里了,仍然剩下不少。 江秋月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清理一次,让下属把礼品盒子码出来分下去,她手下的那些人每个都能沾光分到点。 都是些香皂白酒毛毯之类的实用东西,精品中的精品,算是不错的福利了。 这天,江秋月见她的小办公室里又快没地儿下脚了,叫来下属小许一同收拾整理一下。 一声招呼下去,她管的十来个人里兴冲冲地来了两个,说是给她帮忙,然而看上去高兴的像过大年一样。 看得江秋月摇摇头,照常让他们把东西搬出去分了,办公司要打扫干净。 “好嘞,科长您就先歇着吧,保管给您料理的空空荡荡,一个不留。”下属们说着玩笑话,手下麻利地收拾着。 “不留不留,都给你们拿回去用,比百货大楼卖的那些好,娶媳妇倍儿有面子。”江秋月指着那些特供品笑着说道。 小许两个兴奋地一头扎进去,手脚利落地把堆着的礼品盒礼品袋分类放好,用麻袋装起来拖回了他们科室。 等到下班后,科室里欢呼声一片,每个人都拎着抱着满怀满手的东西回家去,喜气洋洋的很是满足。 旁人见了,露出了然的笑容,难掩羡慕之色。 江秋月按照下班的时间,早就回去了,手上提着被小许专门找出来的进口水果干,拿回家给孩子们当零嘴吃。 当初的四只小包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十来岁的小少年,被家里教导的很好,四兄妹往外面一站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特别是在相熟的夫人们面前,他们给江秋月挣来了不小的面子。 江秋月到家时,孩子们已经被彭敬业一车载回来了,正坐在院里写作业呢,老爷子打着蒲扇悠哉哉地在一边看着。 “孙媳妇,你手上提的是啥?”老爷子特别眼尖。 四兄妹纷纷抬头,看到她回来了,打过招呼后继续写作业,不过眼睛总忍不住往江秋月手上瞅,被老爷子一个个敲了脑袋。 “芒果干,据说挺好吃的。”江秋月笑道。 彭敬业接过去看了眼,交给阿姨让拆开端上来一盘尝尝,味道确实挺别有一番风味的,可以当零嘴磨牙。 “又是外商送的?”看了看牌子,彭敬业语气里有点酸。 江秋月嗔了他一眼,多少年了,还乱吃飞醋,都快是当上师长的人,在家里心眼咋那么小? 老爷子当场敲了他一拐棍,说孙媳妇是为国家建设而努力的人才,他一个大男人酸什么酸。 彭敬业不和他一般见识,晚上把媳妇拖到床上狠狠折腾了大半宿,宣布了一下主权,神清气爽地去部队了。 江秋月第二天起来把姓彭的某团长骂了一通,浑身酸痛地去上班。 本以为趁着没什么事,她可以在办公室里歇一歇,结果刚坐下没多久,领导派人过来找她,借调帮忙。 江秋月心无可恋地拿上笔记本,把头发挽起就轻装上阵了。 还好她今天为了遮住痕迹穿了一身还不错的衣裳,足以应付接待的场面,不然她还要换上特定的服装旗袍,更麻烦。 这次来的是位港商,据说是想投资内地盖高楼大厦,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别人都是在改革开放的主要阵地-沿海地区撒钱掘金,这位老先生眼光独到,直接跑京都城来了,想给祖国的首都换一换新貌。 说到底,这关乎着国家的面子问题,上头比较重视,派来洽谈的人不少。 江秋月的领导这队在其中占了一个方面,有不小的话语权。 江秋月听了洽谈内容后心里嘀咕,这是要开始搞房地产了吗?那她回去得赶紧提前买几个四合院屯着。 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上头不会放心交给一个港商来做,国家肯定会多招几个来,以国营为主,让他们跑腿喝点汤什么的。 这些都是江秋月一时的猜测,不是她操心的问题。 白天两方的交流很顺利,老先生挺和蔼的,听说这次还带了儿子过来,培养下一代的爱国之情。 会谈结束后,江秋月这个小领导翻译收到了老先生的见面礼,老婆饼和红山茶,还有一盒装饰精致的鸡蛋仔。 家里的孩子对这个新鲜的吃食挺喜欢,江秋月前世也不是没吃过,直接给他们做出了山寨版的,吃腻为止。 接下来几天没江秋月什么事,她就一边处理着手头的工作一边打算着买房子的事。 前几年房子还不能买卖,如今已经可以过户了,市面上买房子的也不少。 毕竟当年人□□发那会儿,子女多的家庭遍地都是,到现在基本都长大了,正是结婚成家的时候,没有房子住怎么行。 之前单位分的房子不够的,只能出来花钱买房子,安顿新婚小夫妻。 江家双胞胎两兄弟结婚就是出去买的房,江秋月还为他们掏了一部分钱。 至于江父江母那套房子,则留给了江夏日两口子,他们以后要给爸妈养老,也不是白得的。 要江秋月说,江父江母有退休工资,身体健朗,不仅能帮着带孩子,还包揽家务活等杂事,完全便宜江夏日了。 但谁让他是家里的大儿子呢,江父江母不说啥,江秋月也只会在下面两个兄弟分出来成家立业时帮一把,其他就不再掺和。 好在双胞胎兄弟够争气,考了好大学,娶了贤惠媳妇,江秋月帮忙把房子问题一解决,他们的小日子慢慢也过的红红火火。 兄弟俩凭着江家族里的资源,一步步往上爬,在机关单位越混越好,前途无量。 平时过年过节的,两对夫妻都会提上大包小包的礼物过来看望他们三姐,让江秋月暖心不已。 虽然她不在乎那点东西,但有他们的关心和撑腰,生活总会熨帖很多。 她也不是一毛不拔的吝啬之人,投桃报李,两个兄弟媳妇都是她手把手带进夫人圈子里的,两人对江秋月崇拜的很,可谓言听计从。 如今有了好路子,江秋月第一想起的就是她们。 当下趁着空闲的时间,她把两弟媳妇约出来,一起去看房子。 两个弟媳妇在跟丈夫商议过后,决定跟着三姐,一家买两套,拿出了家里大部分的积蓄。 他们想着反正房子买下来就在那儿,平时能租出去赚点小钱花,以后有孩子了就分给孩子们,买了也不亏。 江秋月同样买了两套,都是亮堂通风的大户型,毕竟她手里不缺钱,花的她自己的私房钱买下的,完全是她的私人财产。 等顺利入手拿到小本本时,江秋月晚上在彭敬业面前晃悠。 “等到哪天我人老珠黄被你嫌弃了,我就搬到自己的房子去,把你扔的远远的。”江秋月摇晃着房本本嘚瑟。 彭敬业眯着眼冷哼一声,按着她一顿收拾,第二天起来带她去买四合院,一起买! 四合院其实不容易买到的,江秋月提前考察过。 因为能拥有四合院的,要么是家里传下的祖产,动荡年代好不容易保存下来怎么会轻易卖掉;要么是国家按级别待遇分配的,都不是普通人,哪里会卖住所。 彭敬业出马,联系的大都是动荡后归还了祖产但是后代子孙在国外的那种,找到其中愿意卖的买下来,两相便宜。 夫妻俩一起看了好几处,江秋月拍板定下两个小院子,小巧玲珑,钱花的不多,位置还好。 彭敬业看了后又加了两处地方,凑成四所,正好他们家四个孩子,将来一人分一套。 而家里那个四合院,就是他们养老的地方啦,等把孩子们养大打发了,谁也别想打扰他们,彭敬业暗戳戳地如此打算着。 买完这波,把夫妻两人的荷包花的七七八八,不过抱着一沓房本本,江秋月笑出了牙花子。 之后她去上班,可谓是春风满面,走路带风,都让下属们以为她遇到了啥好事了。 然后好事就来了,上头为这次来京的华侨外商们举办了一个交流宴会,领导叫她一块去帮着撑场面。 跟着上头弄好了这次的事,她也是有奖金和福利拿的。 江秋月打扮打扮陪同去大礼堂,结果等到敬酒寒暄之时,却猛然在那位老先生身后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李永红,她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