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 - 言情小说 - 八福晋生活录在线阅读 - 第七十九回 正文大结局

第七十九回 正文大结局

    有了弘旭之后,那些对晼晚不能生的猜忌也就不攻自破了。早两年,因为胤禟都当了阿玛,而胤禩比他早成婚两年都没传出消息,少不得有人想把女儿送进八贝勒府,晼晚怀孕,也是见缝插针,但胤禩一概不应,晼晚也不可能给人机会,如今有了儿子,夫妻俩感情更是上一层楼。

    弘旭也是小两口一起带的,胤禩很有觉悟,带孩子也相当有一套,尤其断了奶之后,弘旭竟然黏他这个阿玛更甚于她,叫晼晚可是气坏了。

    “这有什么好气的,”胤禩好笑,“这是你儿子,又不是别人”

    “那我在家里辛辛苦苦地照顾他,你只是有空才带一带,他竟然一天到晚想着阿玛,我能不气吗”胤禩在的时候就黏他,不在的时候也咿咿呀呀地指着胤禩给他做过的小玩具,晼晚心里可是不得劲。

    “那以后你带儿子?”

    “不行,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儿子,你也有份”

    “那不就得了,”胤禩吧唧地亲了她两口,“儿子是想咱们两个一起,你不在家我一个人带他,他也是一直惦记你,我不在,他惦记我不也正常”

    晼晚听了这才好受多了,她没想这么多,光顾着生气去了,原来她不在的时候,儿子也会惦记她,那他惦记胤禩,也是应当的,不然岂不白带了。

    胤禩见她想通,也终于松了口气。在他心里,儿子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到底还是晼晚。

    他也没想到会对晼晚这么珍视,当初娶她也是皇阿玛的旨意,婚前两人其实几乎没有见过,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他时间不够。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他没有显赫的母族,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只要他加倍努力,无论是皇阿玛的关爱,还是爵位,其他兄弟有的他也会有,还能让额娘以他为荣。

    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他根本没有时间顾着去儿女私情,皇阿玛说什么成婚便什么时候成婚。

    所以也是成婚之后,他才算真正认识晼晚,她有很多面,温柔的时候像水,热情的时候像火,该有的主见不缺,也可以好好的交流,符合了他对自己福晋的一切幻想,关键,她还生得这般美丽,谁又能不为她动容。

    胤禩并不觉得男子好色有什么过错,但若过于多情,那才是真正的伤人,所以从未想过要妻妾成群,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若是自己的福晋不尽人意,他也未必能一如既往。所幸的是,他的福晋是晼晚。

    又吧唧地亲了儿子两口,把儿子放回摇床里。

    晼晚道:“小家伙长得太快了,要过两个月这床估计睡不下了”

    “嗯,过一阵再做个新床,再大一点,他也该搬到自己院子里住了”

    天天伺候他吃喝拉撒真的有点累,但要真的让儿子搬走,晼晚又有点舍不得。

    但也知道再舍不得总有一天也会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就像自己一样。

    时光苒苒,一晃弘旭都快四岁了,八月康熙又带了一众阿哥去木兰围场,不过这次胤禩被留在了京城,替他处理政务。如今康熙和太子的关系愈发紧张,尤其发落索额图之后。

    索额图本是最早追随康熙的人之一,康熙帝原本对他很信任,委以重任,使他很快达到了人臣的巅峰。但也是物极必反,索额图位极人臣,又是太子胤礽的外叔公,自然卖力为太子打点关系。但是康熙还在位,而且自认还是鼎盛之年,大凡帝王,没有一个不贪恋权势的,没人情愿将皇权拱手让人,哪怕继任者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索额图的所作所为,自然让康熙恨之入骨,于是乎,索额图被锁拿,清点罪状时,说他将太子教唆到自己的对立面,使他们父子两个反目成仇,最后甚至被活活饿死于幽禁之所。

    处置索额图之后,康熙或许以为他和太子的父子关系可以回到最初,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父子感情渐行渐远。

    这次出巡塞外之行,便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大事——康熙要废太子。

    这事的起因本是最小的十八阿哥胤祄在路上突发疾病,病情来势汹汹高烧不退,御医也束手无策,才八岁的胤祄就这样夭折了。康熙如今很喜欢这个儿子,胤祄夭折,康熙几度悲痛欲绝,但他认为随行的阿哥们都无动于衷,把随行的阿哥们都痛骂了一顿。尤其是太子被他责备的最惨,认为他毫无对幼弟夭折后的悲痛怜悯之心,更甚者怀疑太子心中不再敬重自己这个皇考,几度斥责了太子。

    直郡王胤禔也趁机向康熙报告了太子的许多不良表现,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

    这些报告,很多是不实之辞,但是康熙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并非是为太子的暴行所气恼,更多的是不满太子的越位处事。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恰又发现胤礽夜幕降临后在自己帏幄外窥视,认定他居心否测,怒极之下决定废太子。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抵京城,将胤礽幽禁于咸安宫。

    而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的皇长子胤禔见胤礽被废,以为自己当太子的时机已到,于是积极活动,大有舍我其谁之意。

    康熙很快就察觉到他的野心,严加斥责。

    皇三子胤祉又于十月十五日奏称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谬。康熙大怒,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

    康熙觉得因储位空虚,才会有这般事端,决定把缺位补上,以堵塞诸皇子争储之路。他有心要复立废太子,于此期间,对废太子胤礽多加询顾,常有召见,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欲复重立之意。逾数十日,估摸着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于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惺惺作态,言:”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皆保举八阿哥胤禩为太子,令康熙大感意外,道:”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次日,康熙复召诸王及大臣,屡言于梦中见孝庄文皇后及孝诚仁皇后“颜色殊不乐”,令其备感不安。而废太子胤礽经多日调治,疯疾已除,本性痊复。言下之意,可复立之。康熙帝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如此言语,满朝官员谁敢不从,唯诺诺是矣。十一月十六日,胤礽得释。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下旬,康熙旧事重提,查问众臣一致举荐胤禩为皇太子事,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九日,一切铺垫停当,胤礽顺理成章的重立为太子。尔后,康熙加封诸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俱着封为亲王,皇七子胤佑、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俱着封为郡王,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祯俱着封为贝子。年长的阿哥里,只有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没有加封。

    对胤禩明显是出于忌惮,而胤祥,废太子期间已被圈禁,康熙没有说明,但他和胤祯此前深受恩宠,突然将他幽禁,明显与废太子一事脱不了干系。胤祥与太子关系不睦,如今又受他牵连,实在让人惋惜。

    平心来说,晼晚对太子的感官不差,对胤祥的印象也很好,可以说康熙这些儿子,个个都不差,但是为了皇位,很多弟兄之间天然就成了仇敌。

    晼晚也问过胤禩,为什么他要争那个位置,就不担心失败,最后没有好结果,他只是说,就算他不争,最后也未必落得个好的下场。木秀于林,风必吹之。他这些年的表现,早就惹了人的眼,在废太子一事中,他听从胤禟的建议,已经摘得够干净了,什么张明德他连见都没见,可复立太子之后,他还是受了皇阿玛的冷落。

    在康熙为废太子一事回京之前,令留京的胤禩署内务府总管,可不久就夺了他的职,如今复立太子,也没给他任何委派任何事务,空有爵位,没有任何实权,不是忌惮、压制,又是什么。

    晼晚怕他胡思乱想,便让他家里带孩子,她出去忙生意的事。自从胤禟去了蒙古,京城的生意基本就交给了晼晚打理,晼晚的生意头脑不比胤禟差,如意阁和君悦堂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分店开到了大江南北,说日进斗金也不夸张了。

    等到胤禩回工部衙门任职,他也是一有空闲时间就带着孩子们读书写字,胤禩爱读书,但写字是的弱项,康熙曾因不满他的书法,早些年便让何焯为他侍读,并要他每日写十幅字呈览。

    何焯博览群籍,长於考订。校勘古碑版最精。喜临摹晋、唐法帖,所作真、行书,并入能品。他的作品被认为可与晋唐书法家媲美,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

    何焯于康熙二十四年即二十五岁时以拔贡生进京城,被尚书徐乾学、祭酒翁叔元收为门生。因秉性耿直,遇事直言辩正,因而常遭妒忌和中伤,徐乾学也对他渐生恶感。焯便上书徐,更求削去门生名义。从此,六次应考被排挤。

    直到康熙四十一年,皇帝南巡,访觅逸贤,经宰相李光地推荐,通过考试,被安排在南书房供职,赐为举人。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第二甲第三名,赐为进士,又选为庶吉士。后来很快命侍读八阿哥于贝勒府,兼武英殿纂修。在贝勒府期间,与胤禩甚笃。康熙四十五年,何焯之父死,他回乡奔丧,丁忧期间,将幼女何婧交由胤禩和晼晚照看。

    所谓丁忧,也称“丁艰”,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就是要报父母的恩,孩子出生三年内都离不开父母,时时刻刻都需要父母的照料,所以对父母晚年要尽心尽力,父母不在了做子女的也要时时想念他们,至少在坟前守孝三年。

    三年,其实也不是指完整的三年。

    父母去世十二个月以后,是第一年,第二年的第一个月,即第十三月举行小祥之祭;二十四个月之后,是第二年,在第三年的第一个月,即第二十五月举行大祥之祭;然后隔一个月,即第二十七月举行禫祭,也称除服之祭,然后守制结束。理论上的三年就到了。

    现在何焯守制也快结束了,晼晚还真有点舍不得把何婧送走,何婧比弘旭大两岁,如今也不过七岁,小小年纪,已颇有其父之风,不用督促,家中常常能听到朗朗书声。有这个小榜样在,弘旭读书也十分用功。

    何焯官复原职之后,不久又被调往了苏州,这次把何婧也一并带走了,叫弘旭很是难过了很长一阵子。晼晚这才觉得,或许一个孩子还是太孤单了,与胤禩抓紧造人,一年后就给弘旭生了个小妹妹,叫乐筠。

    弘旭当了哥哥以后,愈发像个小男子汉,每天乖乖念书,还像模像样地给妹妹讲故事,晼晚在一边瞧着,也觉得很有意思,等到乐筠五岁,也开始启蒙,不懂的先问哥哥,哥哥不懂的再问阿玛,中间直接跳过了晼晚,理由是她的字写得实在不好看,叫晼晚也很无奈,为了不让两个小家伙比下去,只能也跟着一起练书法,这一练就练了七年,弘旭都已经十七了。当年胤禩迎娶晼晚,便是十七岁,好似一眨眼,儿子都这般大了。

    这些年,康熙没有给胤禩封王,但朝堂大臣私底下都称他一声“八贤王”,因为漠西蒙古回归,胤禟功不可没,被加封为和硕忠亲王,康熙也不好过于薄待胤禩,也给封了亲王,为廉亲王。

    胤禩算是沾了胤禟的光,晼晚问他介不介意。

    “怎么会,”他比谁都清楚,九弟忠的到底是谁。

    九弟对他情深义重,他也愿无条件与之信任。

    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回归,康熙还是采取一贯的联姻政策拉拢人心,这一次是策妄主动上书,为长子求娶胤禟的女儿兮涵。

    兮涵出嫁,胤禟也再一次离了京。

    过后不久,康熙到畅春园避暑。

    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康熙第一次驻跸畅春园后,就非常喜爱这座风光秀丽的御园。当年就来园居住四十四天。从此,年年都来畅春园居住。尤其是五十年后,偏宠江南佳丽,不断的征召大批江南年轻貌美女子到畅春园伺候,一年中绝大多数的时间也住在这里。

    在驻跸畅春园期间,几乎每天都要在澹宁居听政理事,处理各类政务。

    天色晚了,康熙看完奏折,懒洋洋仰倒在龙椅上,眯起眼,梁九功看他的表情,知道是想女人,上前道:“万岁爷累了一天。不如早点歇息,万岁爷想召哪位妃嫔伺候,奴才这就让人准备去。”

    “你觉得谁合适?”康熙反问。

    “密嫔娘娘性娴温柔?”自从十八阿哥薨,万岁爷对这位多有弥补,倍加宠幸,密嫔婀娜多姿、小意温柔也算合皇上的意。

    “朕难道只能由她一人侍寝?”康熙没好气地训着梁九功。

    梁九功自觉倒霉:“是奴才多嘴了!”

    康熙不说话,梁九功只好端着盘子去请康熙翻牌子,宫里又进了几个新人,下面的人都是些人精,知道万岁爷喜欢江南美人,就有大把的江南美人送上来。

    康熙翻了牌子,结果又是魏嫔,梁九功忍不住咂舌。这魏嫔生得确实是美,性子也是德蕴温柔、温婉贤淑,是万岁爷最喜爱的类型,当初李煦给送进宫时,乃是远近闻名的苏杭第一美人。只是梁九功觉得年纪似乎大了点,而且没有缠足,原本万岁爷召幸一次以后也没提过她,梁九功都没把她当回事,谁知道一直惦记着,这些年来盛宠不断。

    那密嫔娘娘为万岁爷生了三个阿哥,五十七年才被封为密嫔,而这位承宠不到三月就被封为贵人,不到一年又被封为魏嫔,要不是没能为万岁爷诞下一儿半女,不然这份位还得往上提。

    这一段时间,康熙都是招的魏嫔伺候,魏嫔不管有多恨他,但还是忍耐,极尽地逢迎。

    康熙也不知道是不是吃不消,竟染了一场风寒。

    天亮的时候,廉亲王终于来到澹宁居门口。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康熙驻跸畅春园时,护军营需自京城轮班前往。护军营乃禁卫军之一。营兵选八旗满洲、蒙古兵的精锐者充当。专司警跸宿卫、诸门的启闭和锁钥传筹等。这回来的营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更是胤禟早早为胤禩训练好的亲兵。

    “开门,我要侍奉皇阿玛起身”胤禩淡定地吩咐。

    内侍宫女没一个敢拦,便是梁九功都软了腿。

    康熙在内殿听见声音,扬声道:“怎么啦?”

    “皇阿玛不要急,儿臣来向皇阿玛问安”胤禩带着这么多兵马出现,康熙也吓出了一身冷汗,任谁都惜命,尤其是皇帝,不然也不会为了延年益寿,服用所谓的长生不老药,连文治武功的唐太宗也不例外。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一个长生不老的梦,希望自己能长远的活下去,因为活着就能享受至高无上的皇权,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康熙也不例外。

    “你这个逆子,没想到我千防万防,还是被你钻了空子”

    “皇阿玛不是一直以来都觉得儿臣会要逼宫,如今儿臣做到这一步,也算是了却皇阿玛一桩心事”胤禩冷冷地道,也无意再表演什么“父慈子孝”的把戏,“还请皇阿玛下诏!”

    “你!”康熙气得浑身发抖,“你终于露出真面目了,这么多年,装模作样,朝中大半朝臣都被你笼络了去,你眼里还有朕这个皇帝,眼里还有伦理纲常吗?你这孽子,你这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东西,大清交到你手上,将永无宁日!”

    “这就不劳皇阿玛费心了,皇阿玛老了,也该享清福了”

    “孽障!当年你额娘把你生下来,就该把你掐死!”

    “皇阿玛是该悔不当初,就不该把我额娘选进宫,我额娘在宫里这些年,过得是什么日子,皇阿玛过得又是什么日子,我大清自开国起,还没有皇阿玛这般会享受的,皇阿玛下了诏,还可以安安稳稳地做您的太上皇,继续享受皇帝的尊荣,又可以免于国事的困扰,颐养天年,不问朝政,对皇阿玛来说,难道不是好事?”

    康熙气得更要吐血,捂着胸口靠靠在床上大口喘气。

    魏嫔给他顺气,也劝他,“皇上消消气,其实臣妾觉得八阿哥说的也不无道理,您现在身子骨不及从前了,朝堂上的事反而越来越多,皇上苦苦撑着,臣妾都替您担心”

    眼下这个情形,他还哪有选择的余地。

    “玉玺取来,朕下旨,将皇位禅让给你。”强势了一辈子的康熙仿佛瞬间老了十岁。

    “谢皇阿玛成全。”过了一会儿,胤禩手下就送来了一份谕旨,上面的字迹竟与他的笔墨一般无二,康熙看得越发心惊,什么时候,这个儿子的字已经到了这般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要是不配合,杀了他也能夺去他的皇位。

    胤禩确实做了这个最坏的打算,在九弟的梦里,皇阿玛于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他的死也是疑点重重。

    十一月六日在南苑听取胤禛、隆科多等人汇报通州查勘粮仓一事时“久议方散”,七日就宣称“偶感风寒”,却始终没有任何治病的活动与记载。

    十一月九日,命令胤禛去南郊祭天,胤禛以“圣躬不豫”为名推辞不去。十日,又一日三次派侍卫进入皇阿玛寝宫,以后又每日不断多次派侍卫进入,直至十三日晚皇阿玛猝死。最后是胤禛应诏入承大统,所有人都不信,只有隆科多一口咬定,康熙临终,是召了他到御前,接受顾命,传位于四阿哥胤禛,并有遗诏为证。

    隆科多早已投效胤禛,二人关系甚为亲密,其口述不能为信,然遗诏上却是康熙字迹,哪怕仍有疑虑,苦于没有证据,只得尊胤禛为帝。

    胤禛以书法见长,模仿康熙的字迹,也未必没有可能。尤其尤其他明明是这般的惜命,既然病得这般重,如何没有召来任何太医为他诊治。

    胤禩怀疑他并非寿终正寝,也从中获得了这个灵感。

    这一道圣旨发下去,胤祺、胤?、胤祯等人是立刻就跪下,只有胤祉、胤禛还有些不可置信,但有康熙的诏书为证,又有梁九功、魏嫔等人证,尤其那护军营的统领魏景轶,乃魏嫔的嫡亲弟弟,他的话,很有说服力,任是再不甘心,也只有乖乖地跪下。

    胤禩登基,尊养母惠妃为皇太后,已故生母卫氏也被追封。荣妃、宜妃、德妃均为太妃,可以随亲子出宫颐养天年。荣妃只有胤祉一个儿子,自然去他府上。宜妃有胤祺、胤禟两个儿子,但胤禟出门在外,就去了胤祺府上。德妃有胤禛、胤祯两个儿子,胤禛为长,但她去的反而是胤祯府上。胤禛与她关系疏远,也没有计较。

    胤禩即位后,为避名讳,众兄弟本应讳“胤”字,但胤禩并不看重这些,下旨免了这项事宜。

    除了封赏有功之臣,众兄弟都有所封赏,胤祉、胤禛、胤祺、胤禟,早已是亲王,不能再进爵。其他兄弟,胤佑、胤?、胤祯为亲王,胤祹为郡王,胤禑、胤禄、胤礼为贝勒,胤祥也被胤禩释放,将他加封为贝勒,委以重任。

    安郡王岳乐的爵位也被重新册封为亲王,并将爵位世袭罔替的制度明确颁行。称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这个殊荣可不是人人都有。

    大清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袭封和考封四种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辅国将军以上还分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类。一般情况下,因恩封爵位者多属世袭递降,一直递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便不再递降。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袭,每世递降一等。无爵位的宗室叫“间散宗室”,用四品顶戴。

    因为功封王爵者才可以世袭罔替,因皇后的关系,加封安亲王无可厚非,竟直接封了个铁帽子王,玛尔珲怕睡觉都要笑醒。

    这么多兄弟,虽然封了亲王的不在少数,但只有胤禟和胤祯封了铁帽子王。

    胤禟子孙世袭忠亲王之爵位,胤祯子孙世袭毅亲王之爵位。

    胤禟出使俄罗斯,并不代表两国休戚与共,相反,彼得皇帝野心勃勃,一直对大清领土虎视眈眈,胤禟不能坐视不理,胤祯更是主动请缨,请求出征。在俄国频繁侵犯漠西蒙古时,便是由胤祯带兵前去增援,他整顿军务军纪,雷厉风行,是个难得的将才,康熙交办的事情,无论巨细,均良好完成,康熙时不时在奏折中加以赞赏。如今胤禩登基,对胤祯更是恩宠有加,胤祯也感恩报德,与胤禟高度配合,默契十足,也立下了不世之功,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飨太庙的殊荣,无可厚非。

    但安亲王这顶“铁帽子王”,真的就让人有点摸不清头脑,安亲王在世时,也立了不少功劳,但康熙在位时都没有加以褒奖,时隔多年,竟然还能获得如此殊荣,让人怎么想都同皇后有关,暗忖莫不是皇后吹了“枕旁风”。

    原本,因新帝后宫空虚,只有郭络罗氏一个皇后,不少大臣上书,请求选秀充实后宫,胤禩让晼晚操办选秀事宜,却不是为了充实后宫,而是为了挑选太子妃。

    他只有弘旭一个儿子,登基不久就册封弘旭为太子,而且弘旭正好成年,也该要为他赐婚。好在胤禩也算是个开明的父亲,乐意让他自己挑选自己中意的姑娘。

    但最后,弘旭谁也没瞧中,倒是因何焯回京任职,无意中与何婧再次相遇,得知何婧并无婚配,一定要娶何婧为太子妃。

    何婧比弘旭大两岁,年近二十,这个年纪,就算选秀也不在年龄之内,更何况何焯并不是八旗中人,乃是纯正的汉人,朝堂上自然反对声一片,但胤禩一直觉得满汉一家,力排众议,让弘旭得偿所愿。

    胤禩虽然性情温和,但并不代表没有主见,他早就意识到所谓的八旗制度诸多弊端,只是一时间难以改善,但册立一位并非出自八旗,更不是八大家的太子妃,也算是敲醒他们的警钟。